分享更多
字体:

航运中报利润缩水 寒流歧路漫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0 04:3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高江虹 杨亦宁

  今年或将是2003年以来航运界第二大亏损年。

  “中远现在是以每天几百万美金的速度在亏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向记者透露,鉴于航运市场的低迷,中国远洋(601616.SH)再度陷入亏损的泥潭。

  此前该公司已经预告今年上半年业绩将亏损,具体金额尚不得知。上述分析师估计亏损额仅次于2009年。当年,中国远洋上半年巨亏45.9亿元,全年更录得75.4亿元的巨亏,为A股亏损之首。

  亏损的罪魁祸首,无疑是萎靡的运价,截至8月19日,今年以来BDI指数最高仅攀至1693点,而目前航运企业的盈亏成本线至少在2500点以上,可以说各大公司均在亏损线挣扎。

  按照目前A股和港股披露的业绩报告,记者粗略估算中远集团、中海集团和中外运长航集团均将告亏。

  “未来五年航运界仍要做好亏损的准备,即使有小反弹,也不是真正的复苏。”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斌道。

  集体缩水

  截至8月19日,航运企业已经过半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状况。

  长航油运(600087.SH)中报披露,其上半年亏损3.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3.91亿元。

  除了上述企业外,中国远洋、长航凤凰和中海集运还将公告预亏。

  对于惨淡的业绩,中远航运方面解释称,2011年上半年,世界经贸环境复杂多变,国际航运市场三大主力船型指数(集装箱、干散货和油轮)总体走势低迷,航运企业经营面临困境。

  比如在干散货市场,今年BDI的第一个交易日(1月4日),指数以1693点开局,此后一路走低,再也没升回该点位。今年上半年BDI均值为1372点,同比下降了57%。这一指数甚至比不上巨亏之年——2009年全年BDI指数平均值为2617点。而在2007年,BDI指数平均值为7070点。

  与此同时,油价、人力、海盗活动等成本却在激增。“按照如今的成本,航运企业运营盈亏成本线应该在2500点到3000点之间,而今年指数那么低,可见各公司承压多严重。”兴业证券航运分析师纪云涛说。

  也正因如此,主营干散货的航运企业均是亏多盈少。

  日本三大航运公司在首季分别录得71.5亿日元、80.5亿日元及37.3亿日元亏损。日本邮船首季营业额是4477.3亿日元,同比跌11.3%。商船三井营业额为3491.1亿,同比跌12.1%。川崎汽船则有2442.1亿,跌3.8%。

  国内经营干散货运输业务最大的是中国远洋,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国远洋经营450艘干散货船,总运力达3855.62万载重吨,为全球最大的干散货船队。

  干散货船队最大,很可能带来的亏损也是最大的,有分析师向记者透露,中远方面目前每日亏损额高达几百万美金,料今年上半年的运营亏损也将累积巨额数据。

  油轮市场则是仅次于干散货的另一块亏损大户。据本报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波罗的海原油油轮运价指数BDTI均值同比下降了18%。因此,长航油运上半年亏损了3.25亿元。

  相比较之下,集装箱市场略好,上半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均值为1024,同比下降仅约8%。但中海集运此前已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加之第一季度已经亏损了2250万美元,料亏损额或将扩大。

  运力过剩

  “现在的状况还不算是最糟糕,还有很多公司在撑着,但是如果情况持续下去,或许将再现倒闭潮。”对于航运业今年的业绩,众多分析师表示了悲观的态度。

  兴业证券分析师纪云涛认为,航运市场正处于萧条期,将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如此低迷的境地,他甚至认为航运股或还将探底,而持续的低迷有可能再度引发行业洗牌。

  刘斌则认为,航运市场很明显不是在走V形复苏路径,甚至W形也不是,而是明显的L形,即使偶有小反弹,却不是真正的复苏,仍会在五年内持续这种低迷的市场形势。

  众多公司在半年报中坦承,不予节制的运力投放计划共同伤害了航运市场的复苏步伐。安信证券分析师吴莉表示,危机过后,班轮船东再次回到以市场份额为主的传统竞争模式,使得市场闲置运力大幅下降,实际有效运力的增速大幅超过需求增速。

  尽管业界频繁呼吁封存运力,但是和2010年相比,2011年闲置船舶比例却已经降到1%以下,而去年1月这一比例高达11.5%。闲置运力的重新投入导致一季度有效运力增长达到16%~18%,远超市场需求。

  吴莉介绍道,2011年投放在欧美主干航线上的5000TEU以上的大船投放量是2010年的1.6倍左右,导致东西主干线供需失衡。粗略测算今年欧洲航线和美洲航线新船投放速度在15%~20%左右,将远高于同期8%左右的集装箱贸易量的增速。

  “目前,我们看到很多航运公司急切希望把在2009年经济危机前市场繁荣时期订造的船舶装满。”马士基集团CEO安仕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增运力使得运价降低,再加上很高的燃油价格,使得这一时期盈利倍受压力。实际上马士基运输集装箱数量增长6%,达380万标箱,可平均运价,包括燃油附加费,与去年同期相比却降低3%。

  有鉴于此,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业绩将比去年糟糕得多,因为行业上再没有危机与共识,共同削减运力。“2010年航运公司已经都绝望了,所以各自封存了自己的运力,而现在大家却都在观望。”

  “目前航运业处于大衰退后的萧条期,上轮超级牛市形成的订单高峰需要较长时间消化,周期拐点尚需等待。”纪云涛解释,目前干散货市场尚有55%的运力过剩,而干散货市场的增量需求仅6%;油轮市场则有28%运力过剩,正常增量需求是4%-5%,集装箱市场运力过剩达27%,而正常需求增长为8%左右。因此,集运拐点将在2012年率先出现,油轮次之,散货拐点最晚出现。

  “因为运力不断增加,航运市场正经历着比较困难的时期,缓慢的经济增长及波动的市场态势在未来两个季度还会持续。”安仕年认为,整个航运市场在下半年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我们认为运费低迷的同时,资产价格也将承压,市场要经历两年艰难的复苏,之后到2013年运费才会上升。”RS Platou Markets在一份报告中称。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