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铬超标门事件暴光行业黑幕 医药业面临再次洗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8 15:36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记者 郝艳辉

  日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国内部分医药生产企业使用皮革明胶制胶囊的质量门,在社会上反响巨大。受此影响,被爆出现问题的上市公司通化金马连续两天股价下跌,而生产明胶的上市公司青海明胶和东宝生物却出现连续大涨。

  据记者了解,胶囊的生产企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浙江,其中有一个叫做儒岙小镇有43家正规胶囊生产企业,占全国总量的40%,而在央视曝光的9家出现问题的企业中,有2家胶囊的产源就来自这个小镇,目前有关调查小组正在对包括此地区调查。虽然相关调查结果还未出炉,但匿名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当前被曝光的9家药企很可能只是“铬超标”事件的冰山一角,此后要涉及的企业可能比想象中的要多。从中国药物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正规明胶胶囊生产一粒的成本是1分多,而皮革明胶的成本只有2厘,而如此巨大的成本差距极可能造成多家药企愿意选用皮革明胶胶囊来降低生产成本。

  不过,对于“铬超标”事件的曝光极可能会推动药企之间的再次整合,推动药用辅料行业规范化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反利多医药业。但从眼下事件发展来看,更多地存在于道德层面,政策具体应对措施还未见结果,考虑到通化金马涉及毒胶囊的产品在企业中占比还是较小,如果事件就此打住,整体行业则平安度过难关,否则谁也不能担保通化金马会不会成为医药界的“三鹿”,毕竟当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曾让一个风头正劲的三鹿集团崩塌,导致了中国奶粉业重新洗牌。

  对于本次“铬超标”事件,上海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赵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如目前该事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不会很大,毕竟暴露出来的企业涉及上市公司的不多,但如果相关企业处理不当,或事件出现进一步发展,则极可能会波及到整个医药行业,导致医药业继新医改后再次洗牌。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