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市场仍不具备大级别反弹条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1 12:27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红周刊》作者 承承

  自4月19日下跌以来,A股已经下跌了近5个月,市场平均股价中枢下移幅度超过20%,部分个股跌幅甚至超过40%,投资人虽然普遍认可当前的估值底,但从目前市场股价结构看,产生大级别反弹条件仍显不充分。

  估值在底部,但股价分布仍不合理

  从A股今年表现来看,自大盘于4月18日创出年内新高后,便一路下跌至今,目前跌幅已达17.7%,同时随着今年上市公司中期业绩的增长,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出现明显回落。目前2500点附近A股的整体估值水平略低于2319点而高于1664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受上证A股估值偏低的影响。

  具体来看,上证A股眼下的估值已低于1664点,原因在于占股指权重极大的银行、保险等金融股受政策调控影响而股价表现不佳拉低了整体估值,与此同时,可以看到深证主板A股的估值还是略高于2319点的,这与历史相比,深市个股股价显得相对合理。创业板公司自去年底以来曾大幅下跌,再加上今年业绩的稳定增长让其估值出现价值回归,目前整体估值平均水平已远低于2319点时的估值水平,这表明其后市仍有抬升机会。

  虽然目前大盘估值已处于底部,但市场中个股的股价分布仍不合理。数据显示,4月18日2141只A股的算术平均股价为20.42元,至9月7日,市场平均股价下降到15.58元。虽然从股价变化来说,本次平均股价下移还是非常明显的,作为市场风向标之一的“股价在20元以上的个股占比”下降速度明显,下降比例达14.64%,同时,因价格中枢的下移,10元以下的个股数量占比也得以提升了12.5%。虽然如此,但整体来看,9月7日和4月18日时股价处于均价之上的个股整体占比却未出现明显改变,股价在市场平均价之上的个股占比由4月的36.85%下降到36.3%,仅减少了0.55%。

  如将9月7日平均价之上的个股占比数据与2319点和1664点相比,可以看到差异明显。在2319点和1664点时,股价处于平均价之上的个股仅有32.78%和31.7%,比当前数据分别要低4%和5%,这反过来说明目前市场上的高价股依然很多,部分个股的股价仍有高估嫌疑,需适当回调。

  总体看,由于受上证A股的低估值影响,A股整体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但在个股股价分布上与历史低点数据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如果目前沪市大盘蓝筹股仍保持不作为的态度,那么市场出现大级别反弹行情的机会几乎不存在。

  37只个股提前创1664点新低

  相关统计数据还显示,自4月18日至9月7日期间,有960只个股股价跌幅超过同期大盘17.7%的跌幅,其中跌幅在30%以上的有184只,像海普瑞、万好万家、新中基等18只个股跌幅甚至超过40%。

  从这些大幅下跌个股的股价变化看,市场上低于2008年1664点时股价的个股有37只(已剔除2008年10月28日以后上市新股),其中二者股价差距最大的是云天化(-59.41%)、海通证券(-56.85%)、云南盐化(-49.81%)、太平洋(-49.49%)等,从所属行业特点看,这些个股主要集中在电力、钢铁、高速公路、券商等传统周期性或股价受行情影响较大的金融行业中,对于这些行业而言,由于近两年内一直受到成本上升和我国货币政策上的制约,以及行业本身景气不佳因素影响,部分个股业绩出现连续下降,甚至在今年中期,业绩也表现不佳。数据显示,这些个股中有20只在今年中期业绩出现了下降,其中江山股份、海油工程、中国远洋等业绩分别下降了327%、216%和177%。

  至此,在目前国内外经济依然不景气和通胀继续加大以及股市下跌的情况下,那些所谓传统的周期性行业和券商行业暂时仍需回避。而目前市场中部分有业绩支撑且短期内严重超跌个股却存有反弹需求,值得关注。

  58只个股逆势创历史新高

  虽然市场自4月18日以来一直下跌不止,但依然有370只个股股价能够在大盘下跌期间出现逆市上涨,占比16.76%。其中涨幅在20%以上的个股有87只,在剔除被重组借壳的相关个股后,可以看到像铁汉生态、冠福家用、多伦股份等多只个股还是能够实现50%以上涨幅。另外,截至9月7日收盘,股价创年内新高的个股已有591只,创2010年11月11日3186点新高的有425只。

  从股价创历史新高角度看,在年内大盘下跌了10.4%的情况下,市场中有345只个股股价创出历史新高,即便是在剔除今年上市的新股后,也有177只个股创历史新高。而进一步分析,这177只个股中有58只个股是在年内4月18日至9月7日下跌期间产生的,其中8月份以来就有16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从这16只近期股价创历史新高的个股业绩表现来看,绝大多数个股今年中期业绩增长还是很迅猛的,多数个股增幅在50%以上,且从已预告三季度业绩的公司看,利润增长势头依然不减。对于这类近期表现不错且有业绩支撑的个股可适当关注。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