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300点技术位被破 见底需要更大的利好组合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8 11:40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管理层有多种手段,可以用来达到“救市”这一目的。如果辅以股权分置改革或“四万亿”之类重大事件型利好则效果更佳。但相较之前两次大底的密集出台的利好政策,目前的管理层明显还“不太着急”。

  《红周刊》记者 郑捷

  本周2300点重要技术位被破,市场底在何方?华尔街股谚云“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虽然每次上涨的故事各有不同,但每一次见大底的情形却又有不少共通之处。本刊将当前市场状态与998与1664点做比较,供大家参考。

  利好密集出台是市场见底的前提,停发新股、汇金增持。这是股民最熟悉的见底“杀招”。沪指上一个重要低点——1664点,正是在以上利好及4万亿救市等密集政策的出台下实现的。

  2008年9月18日,市场单边下行近一年的时间,沪指从6124点跌至1802点。管理层三大利好齐发: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第二日沪指接近涨停。23个交易日后见底1664点。

  见底前后的重要事件还包括:

  2008年9月10日,证监会表示一直在有序控制新股发行节奏,平衡市场资金供求。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共发行新股59家,平均每个月10家,而7月份只发了9家,8月份发行家数降到了5家。

  9月16日,央行宣布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利率也作差异化下调。这是央行近6年来首次下调一年期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近9年来首次下调1%,至12月25日,央行在短短的3个月内共密集4次降息,4次降准。

  11月5日,国务院常务委会议确定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投资4万亿以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配合的利好还有诸如放松上市公司回购管理制度、提高机构资金入市的比例、QFII加速扩容等。

  与此不同,相隔久远的2005年6月6日,沪指见底998点时,适值A股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一个月,情况更为复杂。

  早在2005年1月24日,沪指在1200点附近时,财政部决定下调股票交易印花税,由2‰调整为1‰。之后一个月保险资金获准独立入市,温总理提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六点意见,即著名的“温六条”。2005年4月13日,证监会明确表示解决股权分置试点条件已经具备。有趣的是,股改这个被确认是催生日后大牛市重要基础之一的重大利好,在出台伊始并没有像“4万亿”一样立即被市场认可。沪指反而从股改意见出台时的1200多点,一口气跌到了998点,二个月暴跌近20%。5月25日,证监会再次暂停新股发行,8个交易日后指数见底。

  以上罗列出1664点及998点前后,诸如停发新股、增加入市资金、增加货币供给等各种举措,非常明确地显示管理层有多种手段,可以用来达到“救市”这一目的。如再辅以股权分置改革或“4万亿”之类重大事件型利好则效果更佳。但相较之前两次大底的密集出台的利好政策,目前的管理层明显还“不太着急”。

  扩容未见停 增持、降准未见效

  2009年10月,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上市。时至今日,创业板公司已达278家。而从3478点以来两年多的时间,自久其软件开始,中小板上市公司发行超过360家,这一数字比2004年至2009年8月的5年间所有中小板上市公司总和——277家还超出许多。

  而时至今日,管理层也未有关于新股停发或缓发的任何表示,更有中国水电、新华保险、中交股份等“巨无霸”新股不断登陆。

  汇金增持也曾是政府“托市”的重要手段。今年10月10日,汇金再度出手增持了四大行。虽然此次汇金增持耗资近2亿元,与1664点前2500万元增持相比天差地别。但市场明显不买账,3.04%的涨幅与当年接近全线涨停毫无可比性。在12月1日央行超预期的近三年来首度降准配合下,此次增持仅使指数出现一个月左右10%涨幅的小反弹。

  月线表明指数仍未见底

  换一个角度,从长期均线来观察,沪指在20年的时间里仅有两次下穿150月均线,分别是998点与1664点,而目前沪指已经非常接近该线。2005年6月,深成指也跌穿该条均线;2008年10月,在距该均线10%左右位置止跌,但目前深成指离该均线距离却在25%左右。将两个市场进行相互验证后不难得出这样的推论:目前位置,不是深市比沪指强许多,就是深市仍在高位有很大的补跌风险。

  究竟是哪种情况?本刊特约撰稿人何岩先生的观点比较明确,他认为正是由于深圳市场集中了中小板及创业板这两大高市盈率和高股价的“双高”板块,使得深圳市场未来的风险要明显高于上海。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