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信心喊话提振投资者士气 两市周一大涨逾2%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0 09:08 来源: 深圳特区报

  ■ 深圳特区报(微博)记者 王欣  金融工作会议上周闭幕,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提振股市信心。此言一出,立即带来了比黄金更加宝贵的“信心效应”。沪深股市昨天低开高走,沪深300指数放量大涨3.4%。

  由于周一长阳出现在市场持续深调、货币政策也有适度放松信号的背景下,业内普遍预期,反弹未来有望持续。

  资源板块反弹一马当先

  否极泰来,可以作为昨天股市反弹的最好注解。

  已经持续了两个月绵绵下跌,在上周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个股加速下跌,把市场信心的低迷引向极致。新年第一个交易周仅有3个交易日,仍然让沪指大跌了1.64%。去年底表现较好农林牧渔、医药生物、餐饮旅游、电子等板块均出现了幅度可观的补跌。

  在刚刚结束的金融工作会议上,人们并没有等到预期中的“特殊”政策,相反,会议消息所透露出来的要点内容均没能超出已公开信息,例如,针对股市,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提振股市信心。其中,新股发行、退市、分红这三项改革均没有超出证监会此前公布的工作重心。所以,正是最后一条看似务虚的“提振股市信心”,得到市场的重点解读。

  从昨天的市场表现看,沪深300指数大涨3.4%,经历了上周暴跌的创业板指数全天反弹3.5%。热点板块中,周期类板块一马当先,煤炭、有色、建材等涨幅超过5%,上证资源指数涨幅高达5.76%。涨幅稍小的板块是防御特征明显的白酒、银行、电力。

  货币政策微调可期

  分析市场反弹的深层次原因,机构认为,严重超跌后政策利好信号释放是市场大幅反弹、周期股出现估值修复的主要原因。

  央行在1月8日晚间发布2011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截至去年12月末,M2余额85.16万亿元,较11月底的82.54万亿增加2.6万亿,M2增量创历史新高。M2同比增长13.6%,比11月末高0.9个百分点,为连续下跌后首次反弹。狭义货币(M1)余额28.98万亿元,同比增长7.9%,比11月末高0.1个百分点。

  国信证券分析师周炳林认为,市场渴望已久的货币增速反弹终于到来。从影响最终货币供应的5个重要“过程变量”来看,外汇占款流出的原因未消除;股份制银行贷存比、个别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触线;居民/企业现金偏好春节临近时提高。这表明,决定着这场流动性的拔河比赛仍然将延续,但正方的力量有所加强。

  一本颇为专业的理论书籍恰在此时出现,似乎更在这种正方的力量上加进一块砝码。央行官员孙国峰新年伊始出版了《第一排:中国金融改革的近距离思考》。该书以“贷款创造存款”作为全书的理论基础,并进而思考:商业银行法设定的“贷存比(贷款/存款)不得超过75%”的条款是否原本就不合逻辑?现代金融的发源地包括美国、欧洲、香港等都没有在银行法中明确列出贷存比要求,美、欧银行体系贷存比都高于100%。2010年末美国商业银行提供信用总额9.21万亿美元存款7.89万亿美元贷存比117%欧元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27万亿欧元存款余额10.80万亿欧元贷存比114%。以外生性资金流入为主的香港为例其银行体系贷存比也长期维持在85%左右。

  由于作者的官方背景,以及理论提出的特殊时机,都使业内人士对其理论深意有了更多解读。

  另一方面,从短期资金面的现实表现来看,流动性的改善也近在眼前。1月6日,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收于4.31%,较前周大幅下行100多bps。在上周共510亿资金到期的情况下,央行未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全周净投放510亿元,下周将有650亿公开市场资金到期。1月6日,央行公告称,决定在春节前暂停央行票据发行,并将根据银行体系的实际资金需求展开短期逆回购操作。业内认为,这或有效地缓解年底前资金面紧张的局面。

  正是基于货币政策的分析预测,机构投资者普遍预期,未来反弹有望持续。

  新华基金(微博)认为,节前政策面进入真空期,且预期向好,市场有望出现一波反弹行情。而从更长期看,一季度在货币适度放松、流动性改善的环境下,股市会有一个“跌出来”的反弹行情。

  热点判断仍现分歧

  但是,与机构对货币政策的一致预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对后市热点判断的巨大分歧。

  从记者在盘后的广泛采访来看,周期性板块、消费、成长股……市场偏好可谓众口难调,这给反弹热点的捕捉、反弹的持续性蒙上了一丝阴影。

  国投瑞银基金(微博)的策略分析师认为,在年报预期推动下,未来一段时间当前大小盘风格转换的趋势有望延续:一方面极低的静态估值和较为靓丽的年报业绩为周期股的反弹行情提供了支撑,银行、汽车、煤炭这些板块都符合这一标准;另一方面,小盘股相对蓝筹估值溢价仍然较高,业绩不确定性较大,新股发行节奏依然较快,限售股在今年也步入解禁高峰。因此,在资产配置上,建议积极参与一季度的流动性复苏行情,极低的估值和相对充裕的流动性是反弹行情的基本支撑,可以在维持债券类资产配置的基础上参与银行、汽车、煤炭等周期股的阶段行情。

  博时基金(微博)则提出,目前市场处于预期反复的过程,投资者不妨关注相对确定性,比如大消费行业,如果反弹持续,一些细分的消费行业会因被连续卖出而出现较好的买点。在局势未明朗之前,投资者宜多看少动,稳中求进。

  机构看市

  低估值品种

  有望企稳

  深圳特区报讯 昨天收市之后,申银万国(微博)解析大盘认为,受到总理指示提振股市信心、周末公布的信贷数据超预期的正面影响,以及随着市场对流动性的预期好转,低估值品种有望企稳,可适当参与估值修复行情。

  昨天瑞银证券举行了2012年A股投资策略,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会上表示,今年全年上证综指波动区间将在2000点至3200点。但是,如果经济复苏及企业毛利率增速快于预期、债券融资大幅膨胀并分流股市融资压力,以及房地产政策下半年明显转向的话,指数也存在突破上限的可能。

  瑞银证券认为,2012年的投资主题将集中于(铁路)物流、环保、军工、服务业以及人工替代等行业。

  “提振信心”让股市找到反弹契机

  市值一日增加6000亿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彦龙

  “‘提振股市信心’,总理6个字沪指涨60点,市值增加6000亿。”一股民在微博(http://weibo.com)上感慨。昨天,饱受连续下跌之苦的股民迎来了一个难得的艳阳天。沪指大涨2.89%。

  热议“提振信心”

  “提振信心”是昨天股民们说得最多的话。“这次救市级别很高,”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对记者表示,“总理有信心我们就有信心。温总理首次对股市提‘信心’是在2009年4月9号,当时沪指2300点;这次再提‘信心’的点位是2132,而且流通量增加了很多,股市基础更加牢固了。”

  而昨天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四大证券报不约而同地谈到股市,也让投资者觉得“这次真的不一般”。东北证券分析师沈正阳表示,“信心喊话使市场政策度确认无疑,股市有望迎来反弹。”

  五矿证券首席投资顾问肖建军对记者表示:“市场持续下跌,最缺的就是信心,提振信心让股市找到反弹契机。”

  新股发行改革成焦点

  如何能够提振信心?市场焦点落在饱受“圈钱”质疑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上。

  李大霄认为,温总理具体提到新股发行及股票分红制度、一级市场及二级市场均衡发展等等,这说明中央已经关注到股市存在的核心问题。新股开盘定价在50-70倍市盈率,一级市场已经把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钱一次圈完了,新股发行机制存在严重问题,可以考虑采取诸如存量发行、延长上市时间、集中上市等等方式,加大认购者的风险,而对于虚假上市的企业和失职的承销人则应该加大打击力度。

  李大霄表示,其他的措施,如养老金等长期资本入市、鼓励分红、强化对上市公司分红的要求、改变重融资轻回报的现状等等,都将会给股市带来信心。

  《人民日报》文章也认为,股票发行价格畸高,不仅扭曲了一级市场,也对二级市场带来了更大危害。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则从五个方面建议降温“新股热”。而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昨天则表示,要“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股票承销办法,使新股定价与发行人基本面密切关联”,要“切实解决新股发行价格过高和恶炒绩差公司股票问题”。

  股民期望落到实处

  在信心大振之后,股民更多是期盼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出台。

  肖建军认为,单靠语言提振是不够的,在短线反弹之后,市场会从热情中冷静下来,等待实质性措施出台。他认为,与股权分置改革等事件相比,解决新股发行“三高”,并非老大难,希望有真正利好来改变目前的熊市状况。

  众多股民在微博上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股民“赤脚走天下”表示,市场对政府“提振股市信心”的承诺有较大期望,但愿不要再失望。

  兴业银行(微博)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表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令人鼓舞,落实仍需期待,令股市迎来“绝处逢生”的机会。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