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对国际板推出说NO 专家建议尝试股民听证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5 10:01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股市动态分析编辑部
近期,国际板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11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A股国际板目前已经基本准备就绪,推出国际板目前已经不存在任何技术上和政策上的问题,只要管理层批准随时可以推出。
11月24日,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在“201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上海论坛”上表示,目前各方正在加快推进国际板的准备工作,将在适当的时候推出。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在同一论坛上称,“国际板有利于A股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投资人的发展,是我们研究国际板的最基本前提。”
每一次国际板推出的言论一出,股市基本以下跌“回报”,尤其是11月30日的暴跌,亦是受到国际板传言的影响。
我们注意到,近期关于国际板的表态多为上海市政府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领导。更高层面的领导并未就国际板有任何新的表态。且从各方意见反馈来看,无论是专家学者、市场人士还是财经媒体,多以反对和质疑的声音为主。对此,上海市政府和上交所仍然继续高调坚称国际板“随时可以推出”。
我们不禁要问:国际板的条件真的成熟了吗?国际板的准备真的充分了吗?国际板的时机真的到来了吗?上海市政府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欲强推国际板。难道地方利益、部门利益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之上吗?
上海市政府与上交所缘何急推国际板
我们认为,上海市政府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之所以急于推动国际板,明显是受到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驱动。
从上海市的地方利益来看,强推国际板彰显出上海市政府急于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意愿。上海希望建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而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志之一就是交易市场向国际开放,所以在上海市政府看来,在上海开设“国际板”是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非常重要的一步。因此,上海市政府急于推动国际板,也就不难理解了。对此,复旦(微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著名金融证券专家谢百三(微博)指出,“国际板的推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的观点,是削足适履,拔苗助长,为了搞国际金融中心,开个国际板、圈走几百几千亿,得不偿失”。人民币在不能完全自由兑换以前,上海难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从上交所的部门利益来看,强推国际板彰显出上交所急于扩大规模、抢占话语权的意愿。近些年,伴随着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推出,深交所在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方面,远远超过上交所。尽管上交所新上市公司多为大型蓝筹公司,单家公司市值远超深交所,但上交所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希望通过推出国际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占据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
此外,之所以上海市政府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近期频频表态称国际板条件成熟,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有分析人士称,上海市政府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担心新主席的上任会带来变数,因此近期频频表态试图制造国际板已经“箭在弦上”的舆论氛围。可惜的是,市场各方对此并不买账,反对与批评的声音占据了主流。
我们也要承认,上海市政府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虽然从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出发急于推出国际板,从长期来看,国际板的推出也符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战略。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板面临的情况是极其复杂的、风险更难预期。如果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仓促行事,不仅会对中国股市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也将会对中国经济与金融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冲击。
国际板的条件并不成熟
我们认为,当前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并不成熟。
首先,从内部条件来看,不具备推出国际板的条件。经过21年的发展,国内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第二大的证券市场。可以说,用21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道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只重规模、不重效率、只重融资、不重回报”的理念贯穿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中。这导致了中国股市呈现于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相背离的局面。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步伐来看,连续推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后,市场积累了不少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与监管,着力解决,如果此时贸然推出国际板会进一步积累问题和矛盾,引发更大的金融风险。
其次,国际板推出要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整体部署协调一致。监管层需要考虑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国际板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当中形成良好的互动作用。只有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加强,那个时候再考虑推出国际板才是比较合理的。从短期来看,是不太适宜的。强行推出,容易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天相投顾则认为,国际板推出对宏观经济层面的冲击不可忽视。在资本项目还不能自由兑换情况下开设国际板存在很大的风险;企图以国际板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做法完全属于本末倒置、因果错位;期望国际板起到缓解外汇储备压力作用并不现实;国际板可能会加剧跨境资本的流入。
第三,从外部因素来看,本土金融资本上不具备和外资投行为代表的海外资本大鳄“正面交战”的能力。面对国际资本大鳄的虎视眈眈,国际板容易沦为外资操控市场的工具。事实上近期海外投行的代言人已经频频表达出对国际板的渴望。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11月26日在一次论坛中表示,无须担忧国际板会冲击A股流动性,对国际板推出的担心是莫名其妙的。饥渴之态溢于言表。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自从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中经常出现海外投行利用其言论影响A股市场走势,并从中获取利润的现象。例如,今年以来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海外机构都曾利用其言论影响市场。此外,从瑞银、高盛等国际投行包装上市公司IPO可以看出(中国石油、海普瑞等),其“忽悠”能力之强。一旦国际板推出,极有可能成为海外资本的“盛筵”,最终买单的却是中国投资者。
国际板的准备不够充分
除了推出国际板的条件不够成熟之外,我们认为,国际板的准备工作也不够充分。
首先,对于B股市场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思路不够完善,缺少B股市场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国际板之前,应先解决B股问题。现中国股市A、B股种分置,但是发展至今不仅没按预定轨道进行,而且出现了B股已经失去了基本的融资功能等很多问题。始于1992年的B股,自2001年开始允许境内投资者参与,现在已经由外资主导变为内资主导。由此,现A、B股同时存在内资和外资,区别不大,业内认为应给予合并,但此问题并没解决。中国政法大学(微博)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纪鹏(微博)表示,现在解决B股市场这个问题才是当务之急,而不是国际板。
其次,国际板的制度与监管准备不够充分。例如新股发行制度就有待完善。当前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严重缺陷是有目共睹的,如不对其进行彻底改革,那么国际板的推出又将给中国股市带来巨量的“洋大非”、“洋小非”。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纪鹏表示,与发达资本市场相比,中国的股市审批和监管权高度集中在证监会,这在国际上绝无仅有,但如果国际上的公司来中国上市,发行审批问题就必须面对。如果按照国际规范,就要把这个审批核准权限放在交易所进行,但在中国能不能行得通,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同时,对国际板的上市公司的监管也是一大难题。如果在国际板上市的外国公司出现有损投资人利益的问题,处理的时候依据中国法律还是美国法律?这些重要、敏感的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此外,公司法、会计法、公司治理、交易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退市制度等方面也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
第三,从国际板的参与主体来看,显然条件也不够充分。从投行业务来看,国内有能力从事国际板业务的投资银行或证券公司凤毛麟角;从经纪业务来看,国内券商尚没有充足的人才和经验开展经纪业务服务,同时缺少足够的客户资源。此外,能够参与国际板投资的机构投资者队伍狭小,难以承接国际板推出后的融资需求。
国际板的时机尚未到来
即便上海市政府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认为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已经具备、国际板的准备已经充分,从时间点来看,国际板推出的时机也没有到来。
首先,国际金融危机风波未平。欧债危机短期内看不到解决的希望,美国债务危机也是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欧美国家的企业也面临着重重困境。如若让他们到国际板来上市,很可能将欧美债务危机的“大火”引向中国。2008年金融海啸阴影犹在,当时以中国平安(微博)为代表的投资海外的国内企业损失惨重。眼下如此动荡的国际资本窗口不利于国际板推出。如果此时推出国际板,无异于引火上身。
其次,国内宏观经济处于增长减速、通胀仍偏高、资金面紧张的局面。美国经济疲软,欧洲经济衰退,欧债危机仍将发酵,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很大,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经营困难。在此背景下,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果此时推出国际板,势必会是已经十分紧张的资金面趋向枯竭,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其给跨国公司锦上添花,不如给中小企业雪中送炭。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前A股市场走势低迷。近两年A股市场融资规模均是世界第一,过度的IPO已经让市场不堪重负。在供需关系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国内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IPO都已经让投资者不堪承受,岂有能力再让国际板来中国股市“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对此,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百三形容说,“如果近期推出国际板将是中国股市的一场灾难,对国家利益带来重大的伤害,对中国人民是极其不负责的;造成的损失不是几十亿,而是几百亿、几千亿之巨,它的损失完全不亚于南海几个油田被菲律宾等国强行掠夺。”
国际板开不开 尝试股民听证会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国际板的条件并不成熟,国际板的准备不够充分,国际板的时机没有到来。因此,对国际板的匆忙推出应当说“NO”!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百三认为,国际板的推出要有几个前提:一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以完全自由兑换;二是股权分置改革完全完成,国家股法人股完全流通;三是国内外大部分股价、市盈率接近,才可以推出。谢百三教授认为,现在地方政府和铁道部门对于公共车票、火车、动车票涨价这样的小事都要召开有老百姓参加的听证会,上交所也应该就此召开听证会。
对于国际板,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国际板应当缓行,让市场修养生息。股市需要时间和空间修养生息,消化吸收快速扩容发展带来的问题。国际板推出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做一系列全方位的整体考虑,应当听取多方意见、反复权衡。国际板推出前需要完善股市基本功能,完善市场制度。要加强研究和宣传,做足功课,才能缓解广大投资者对国际板的疑虑和担忧,毕竟没有投资者积极参与就不会有股市的繁荣发展。
第二,当前首要任务是重点解决好创业板问题,做好创业板、扶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现在管理层从创业板着手完善退市制度,有利于通过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促进上市资源向真正的优质上市公司配置,从而推动市场更加高效、透明和公平。在创业板制度完善之前,不宜推出国际板。
第三,从国际板推出时机来看,应当静待欧美金融危机明朗。随着近期多个欧洲国家主权评级遭降级、国债收益率飙升甚至超过警戒线,欧债危机并未像市场期望的有所好转。这一轮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必将带来全球经济格局的剧烈变化。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段时期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到2013-2015年,危机逐步消退,形势逐渐明朗的时候,国际板的问题才适宜放到议事日程中,逐步考虑推出。
总之,国际板的推出不能只是为了上交所与上海市政府的利益,更要考虑到全中国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应当高于上交所部门利益及上海市的地方利益。
众说纷纭国际板
“准备好了”这话宣布过十遍、八遍了吧,有一些人天天讲“时刻准备好了”。我说我也准备好了,我准备好了随时当领导,但没人来叫我当啊。这等于没说嘛!
——经济学家、北京燕京华侨大学校长 华生(微博)
如果近期推出将对中国股市是一场灾难,对国家利益带来重大的伤害,对中国人民是极其不负责的。造成的损失不是几十亿,而是几百亿、几千亿之巨,它的损失完全不亚于南海几个油田被菲律宾等国强行掠夺。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谢百三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低落,而国际上欧美主权债务危机闹得人心惶惶,国际资本市场环境险象环生,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贸然推出国际板不合时宜,时机也不具备。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刘纪鹏
既然上交所认为推出国际板有利于投资人,那么上交所就不妨给投资者一个承诺,保证投资者投资国际板整体上不会出现投资亏损,投资者投资国际板的损失由上交所来兜底。总不能说是让投资人亏损了是有利于投资人吧。
——独立财经撰稿人 皮海洲(微博)
在2400点上下推出国际板,公募基金要清盘一大半,阳光私募要一个接一个见不到阳光,券商要提前关门打烊,险资要遭遇大面积退保,社保的养命钱也要大幅度缩水!5000点以下推出国际板,国际板就成了国内板的棺材板!要想推出国际板,必须首先将股市推向5000点!
——股市名博 沙黾农(微博)
资料:国际板相关报道与市场走势对比
2011年11月24日
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表示,目前各方面正加快国际板的准备工作进程,将在适当的时候推出。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在同一场合再度强调了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必要性。
市场表现:沪深两市连续阴跌。
2011年11月1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16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A股国际板目前已经基本准备就绪,推出国际板目前已经不存在任何技术上和政策上的问题,只要管理层批准随时可以推出。
市场表现:16日当天沪综指重挫2.48%,此后连续下跌。
2011年7月20日
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国际板正在准备、研究、论证过程中,相关细节以最后正式对外发布的为准。
市场表现:沪综指在后续四个交易日内挫逾百点。
2011年6月9日
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连启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从证监会的安排来看,国际板推出工作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会考虑在上交所择机推出。
市场表现:沪综指当天重挫1.71%,深成指下跌2.11%。
2011年6月
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要研究建立国际板市场,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市场表现:此后的一个月,股市连续下跌。
2011年5月17日
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表示,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快要成熟了,目前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国际板将以人民币计价。
市场表现:此后一周内沪综指下跌超过100点。
2011年5月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陆家嘴论坛表示,中国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金融建设要抓紧场外市场建设,推动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场外交易市场。
市场表现:沪深两市5月份几乎没有上涨,沪综指下挫达5.77%。
2011年3月9日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表示,国际板发行办法、交易规则、上市规则和结算规则等四大法规目前已有初稿,但何时推出没有时间表,也没有第一批上市公司名单。
市场表现:沪综指次日即下跌1.50%,此后连续调整达两周之久。
2011年1月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成立推进建设国际板领导小组,改工作小组的组长由该部主任童道驰担任,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等人出任副组长。
市场表现:当月市场以阴跌为主。
2010年12月8日
上交所理事长耿亮表示,上交所积极研究和推动国际板建设,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有关国际板上市、交易等业务规则和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
市场表现:沪综指当天下跌0.95%,次日下跌1.32%。
2010年6月22日
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在回应媒体对国际板筹备情况的提问时称,推进情况“非常不错”。
市场表现:此后两周,沪综指跌幅超过7%。
2010年5月
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表示,目前中国证监会正在抓紧研究推出国际板,股市短期波动会影响国际板推出时机,但不会影响推出国际板的决心。
市场表现:当月沪综指跌幅高达9.70%。
2010年4月
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徐权表示,国际板建设已被列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工作,证监会已就该板块IPO制度草案进行讨论,年内有望推出。
市场表现:当月沪综指跌幅高达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