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海达股份带病过会受质疑:应收账款占营收63%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8 08:16 来源: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应收账款余额占营收63.89% ● 房产和土地使用权均已抵押 ● 真正有价值的发明专利仅6项

  本报记者 宋璇 发自上海

  虽然赊销能够稳定客户、减少库存,但过度的赊销会让投资者缺乏‘安全感’。对公众公司来说,过高的应收账款比例,一方面会让投资者感觉公司在‘做业绩’,另一方面则会引发投资人对企业坏账的担忧。

  也许资本市场对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达股份”)有些苛刻。1月5日海达股份过会,随后多家媒体对其持续盈利能力、财务数据、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提出了质疑。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橡胶零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海达股份业绩增速其实很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获得诸多荣誉。而且,在当下这样一个市场低迷、投资人迷茫的时点上,海达股份果断冲会,接受各方的严苛考查,说明其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无论怎样,海达股份应该对其营业收入增速与应收账款增速“两翼齐飞”的现状,小心;对其营业收入增速与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的增速不协调现状,小心;对其巨额融资担保风险,小心;对其高科技荣誉称号的含金量,加以检验;至于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诸多关联交易,更应该警醒。

  营收没有安全感

  应收账款大幅增长

  预披露招股书显示,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报告期),海达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3.7亿元、3.3亿元、4.7亿元和3.1亿元。整体来看,海达股份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其2010年营业收入相比2008年增幅为25.91%。而2011年,仅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就已达2010年度的67.13%。至于2009年营业收入的下滑,公司解释,“受金融危机影响,航运、汽车等下游行业纷纷受到影响,公司销售收入也同步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的增速与营业收入增速不协调。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海达股份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分别为3.9亿元、3.7亿元、4.5亿元和2.8亿元。从较有可比性的2009年、2010年来看,该项收入增幅为21.6%,但同期营收的涨幅则达到42.4%。这样的反差令投资者感到困惑。按照一般规律,营业收入增速应该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呈同比例增长,即便有出入,差距也不会太大。

  更糟糕的是,在报告期内,海达股份的应收账款出现了大幅增长。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17亿元、1.21亿元、1.86亿元和1.95亿元,分别占公司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32.61%、37.33%、41.10%和63.89%。

  对此,海达股份表示,公司销售结算模式导致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相对较大。但有业内人士表示,不排除公司通过“过度”赊销扩大了营业收入的可能。

  “虽然赊销能够稳定客户、减少库存,但过度的赊销会让投资者缺乏‘安全感’。”上海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对公众公司来说,过高的应收账款比例,一方面会让投资者感觉公司在‘做业绩’,另一方面则会引发投资人对企业坏账的担忧。”

  融资没有幸福感

  庞大负债由一家公司担保

  令人担忧的还不仅是海达股份的业绩问题,公司的巨额短期贷款担保风险,也令投资者为其捏一把汗。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7.49%、52.33%、53.07%和52.42%。其中,短期借款余额分别为9041.73万元、9400万元、1.18亿元、1.41亿元,占当期期末负债余额的比重分别为42.45%、45.35%、48.49%、52.64%。不难看出,短期银行借款是海达股份目前最主要的融资来源。

  而这些庞大的负债全部都是由江阴江东集团公司提供担保。海达股份声称与江阴江东集团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在申报期内未向其支付担保费用。江东集团的背景,公司在招股书中未作披露。海达股份自称,目前的房产和土地使用权均已抵押,已较难通过银行进一步借款融资。这也意味着海达股份一旦出现债务危机,绝大部分值钱的资产都会被银行收回,而江东集团将血本无归,很难想象一家公司会如此慷慨地为完全没有关系的公司提供风险系数如此高的担保。

  在当下的商业体系中,海达股份能获得如此义举相助。这令投资人不得不对海达股份的“魅力”重新加以考量。招股书显示,海达股份前身海达有限曾在1999年与一家日本公司合资成立了江阴海达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制品有限”)。2010年12月,海达股份将所持制品有限的股份全部转让给公司控股股东钱胡寿和钱振宇父子控股的江阴海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海顺贸易”),2011年3月,制品有限被注销。

  值得关注的是,海达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2008年之前,海达有限为控股型公司,制品公司为海达有限的生产经营主体之一。2008年下半年起核心生产经营活动由海达股份完成,制品公司的业务规模逐渐减小,仅保留少量橡塑杂件生产销售。然而,两公司在2008年至2010年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

  2008年至2010年,制品有限向海达股份采购商品金额共计623.61万元。另外,制品公司还为海达股份垫付原材料采购款,合计8267.68万元。

  荣誉没有真实感

  真正有价值的专利仅6项

  不管怎样,海达股份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海达股份在招股书中罗列了其获得的众多荣誉,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公司于2009年5月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于2011年10月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但预披露招股书公布后,有市场人士对海达股份高新技术企业的含金量产生了质疑。

  从硬性指标来看,报告期内,海达股份的研发投入分别为843.4万元、1077.03万元、1654.52万元和774.3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2.53%、3.65%、3.33%、2.36%。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

  此外,截至2011年上半年,海达股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只有15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重仅为26.8%,也未达到规定要求的30%。

  顶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帽子,海达股份在2009年度和2010年度,享受的所得税优惠分别为338.6万元和446.52万元,分别占公司当期净利润的10.32%和9.67%。

  对此,上海一家券商投行部人士似乎见怪不怪,“现在对高新技术企业评定条款的执行很灵活,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规定要求的人员和配备,只要能出成果。”

  海达股份招股书表示,公司目前已获专利106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设计专利80项,还有许多非专利技术及处于立项中的研究课题。一位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该公司真正有价值的是6项发明专利,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价值并不大。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