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龙洲运输被指主营业务无竞争力 政府补助不可持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6 12:08 来源: 机构投资

  文│机构投资  Institution Investment  吴侨发

  一家地区级的汽车客货运公司,居然能够过会进入上市排队程序。龙洲运输,到底有着怎样惊人的业绩?

  《机构投资》发现,这家位于福建省的运输公司无论是在客运,还是货运等主营业务,都缺乏明显的竞争实力。但是近三年净利润增长凶猛,复合增长率为17.74%。

  在大手笔的政府补助、短期的低成本收购、以异常价格销售钢材增收背后,龙洲运输的主营业务是否具备独立性、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成长性?着实有待证明。

  主营业务无竞争力

  龙洲运输净利润增长较快,2011年1-9月、2010年、200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334.94万元、2,115.17万元、708.67万元,增幅分别是17.70%、26.38%、9.70%。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7.74%,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续稳定增长。

  然而,记者发现,龙洲运输的竞争实力,却与账面上所体现的盈利能力有较大差距。

  龙洲运输的主营业务是客运、货运、客运站经营、汽车与配件销售及维修、石油销售,其销售收入合计金额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2008-2011年均超过90%。

  其中,公司的客运业务主要集中在龙岩、南平两大核心区域。在龙岩地区,公司客运班线数、车辆数市场占有率超过85%、日发班次数占有率超过80%;在南平地区,客运班线占有率超过70%、车辆数占有率超过65%、日发班次数占有率超过55%。

  虽然公司在上述区域竞争优势明显,但在跨区域经营方面,因线路经营存在壁垒,“如果公司不能通过收购兼并或竞标获取客运班线经营权等方式,有效开拓福建省内其他区域市场或省外市场,将会制约公司客运业务的快速发展,”龙洲运输对此也有承认。

  龙洲运输虽有通往广东、江西、湖南、广西、湖北、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跨省班线,但是省际班线合计115条,占全部班线的比重为13.81%。营运车辆合计139辆,占全部班线车辆的7.74%。班线覆盖明显不足,与国内大型汽车运输企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而在货运业务方面,龙洲运输主要集中在龙岩地区,且初期主要依靠挂靠车辆方式提供货运服务,自营能力较弱。目前虽逐渐开展公车公营业务,但规模较小、业务单一。截至2011年9月30日,公司自有车辆90辆,货运收入0.36亿元,在福建货运市场尚缺乏明显的竞争实力优势。

  龙洲运输无论是在客运,还是货运等主营业务,都缺乏明显的竞争实力。然而,公司近三年为何能实现较高的净利润增长呢?

  “催肥”模式能持续多久

  为了揭开这个谜底,记者仔细查阅了龙洲运输这几年的财务报表。原来,龙洲运输净利润快速增长的背后,政府补助占据净利润较高的比例,成为支撑公司业绩的“中流砥柱”。龙洲运输在6个项目所取得的补助金额,合计1.78亿元。

  其中,最大笔的政府补助是,龙岩市客运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补助,龙岩市财政局给予龙岩市客运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款3902万元。而第二大笔政府补助是,武平县人民政府给予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补助款3469万元。

  除此之外,龙洲运输还陆续收到政府的补助。武平县人民政府给予的农村客运站建设补助款980万元,按照闽交运安(2006)98号文件取得福建省交通厅给予的农村客运站点建设补助688万元。

  而龙洲运输在购车上也获得政府的补助,龙洲运输取得的上杭县财政局购车补助款200万元,取得公交车更换补贴60万元。

  龙洲运输并不讳言政府补助催肥净利润,在《招股说明书》中坦承,其所收到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在2011年1-9月、2010年、2009年、2008年,分别为:475万元、102万元、322万元、213万元。占当年净利润比重分别为:5.34%、1.00%、4.02%、2.92%。

  作为一家中小型公司,龙洲运输为何能得到当地政府的频繁照顾呢?

  记者发现,龙洲运输的控股股东交通国投持有公司37.87%的股份,而交发集团持有交通国投100%股权。至于交发集团唯一出资方为龙岩市国资委,意味着龙岩市国资委是龙洲运输的实际控制人。

  除了政府补贴催肥龙洲运输净利润之外,记者发现,龙洲运输与关联方业务往来频繁。

  龙洲运输的关联交易占营业收入较大比重,其中2011年1-9月占比6.88%,2010年甚至突破到13.81%。

  近三年龙洲运输最大一笔关联交易是与双永高速达成的。2009年9月,“福建省永春至永定高速公路龙岩段工程项目”获得批准建设,发包方双永高速就上述工程中的加工材料钢筋进行招投标采购。本次招投标分3个包件,预计采购总量为22.87万吨。时隔一个月,龙洲运输的子公司新宇汽车参与投标,中标上述3个包件中的一个,中标数量和价款分别为8.17万吨、32,674.50万元。

  在新宇汽车同双永高速订立上述合同时,双永高速股权结构为: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其51%股权,交通国投持有其49%股权。而交通国投持有龙洲运输37.87%股权,龙洲运输持有新宇汽车100%股权。意味着新宇汽车和双永高速的交易属于关联交易。

  奇怪的是,新宇汽车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履行关联交易相应决策程序,他们认为这不属于关联交易。直到资本人士指出当中问题,龙洲运输才匆忙做出回应,并于2010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履行了补充确认的审批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关联交易中,新宇汽车向双永高速销售钢材平均结算价格高于同期平均市场价格,2009、2010、2011年1-9月,均超过4%以上,直接使得龙洲运输比市场均价多收1000万元以上。

  大股东以上的“催肥”模式,今后是否能持续,这绝对是一个未知数。

  低成本扩张再难复制

  龙洲运输除了净利润大幅增长外,其营业收入更是突飞猛进,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3.22%。在2011年1-9月、2010年、2009年、2008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2.47亿元、15.76亿元、9.67亿元、7.86亿元。

  龙洲运输快速增长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招股说明书》指出,“公司通过不断推进公车公营,购置客、货运车辆,新建客运站等项目,持续进行资本性投入,使得公司的客、货运和站务收入稳定增长。”

  然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收购兼并其他客运企业,迅速占领市场份额,提升竞争优势。”龙洲运输向记者透露。

  但是,据记者调查,龙洲运输快速增长的秘诀,更为关键的是,低成本,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收购兼并。

  最为典型的是闽西快运的股权转让。

  闽西快运是由汽运总公司(龙洲运输的前身)与另外三位出资人于2000年11月共同设立。设立时,闽西快运注册资本200万元,汽运总公司、龙岩市龙港运输公司、龙岩市交通建设发展公司、龙岩市新罗区交通建设发展公司的出资额分别为:160万元、20万元、10万元、10万元。2003年4月25日,闽西快运股东会决议同意增加注册资本300万元,各股东按照原出资比例进行增资。由此,各股东的出资总额分别为:400万元、50万元、25万元、25万元。

  然而在2003年8月13日,龙岩市龙港运输公司和龙岩市新罗区交通建设发展同时把其出资额全部转让给龙洲运输,转让价格分别为50万元和25万元。龙岩市交通建设发展公司把25万元出资额转让给龙洲运输工会,转让价格为25万元。至此,龙港运输、龙岩市交通建设发展公司、新罗区交通建设得以净身离开。

  让人迷惑的是,在闽西快运经过近3年的发展积累,其股权转让价格却只是按照原有的出资额,这让龙洲运输捡了一个便宜。而闽西快运在2008-2011年,都能给龙洲运输带来700万元以上的净利润。

  龙洲运输何以能实现低成本的股权受让呢?

  记者发现,龙岩市龙港运输公司、龙岩市交通建设发展公司的主管部门在当时均属于龙岩市国资委,而龙洲运输的实际控制人也是龙岩市国资委。

  除此之外,在龙岩市国资委主导下的股权转让,2010年6月23日,龙洲运输以1,710万元获得交通国投持有凯通公司35%股权。自此,龙洲运输拥有凯通公司100%的股权。

  截止2011年9月30日,龙洲运输陆续收购兼并了龙岩国通客运、长汀国通客运、龙港运输、龙翔公交、宏源公交、宏盛公交、宏泰公交、建阳公交、天龙公交、龙岩出租、红古田旅游、龙永翔旅游、水北汽车站等客运企业。另外,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增加了南平汽车站、建阳汽车站、建瓯汽车站等站点。

  在地方国资委主导下,龙洲运输低成本且快速地实现收购兼并。随着龙洲运输加大对外并购力度,其营业收入突飞猛进。

  然而,龙洲运输面对未来的发展,却是忧心忡忡。记者展开调查。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1-9月份,公司龙岩至厦门、龙岩至漳州线路合计收入分别为5,406.37万元、5,595.02万元、4,423.91万元,占当期公司全部客运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1.93%、10.37%、9.18%。

  值得投资者担心的是,正在建设中的龙厦快铁,预计2012年上半年开通,届时将对龙洲运输的客运班线客运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面对高铁抢食,龙洲运输更需要通过收购兼并,以实现业务的快速发展。龙洲运输坦言,如果公司不能通过收购兼并或竞标获取客运班线经营权等方式,有效开拓福建省内其他区域市场或省外市场,将会制约公司客运业务的快速发展。

  但汽车客货运行也毕竟是一个市场有限、地方保护壁垒很高的行业,龙洲运输地方国资委的推动下,或许能整合完龙岩与南平地区的运输企业,但进一步向周边地区扩张,不仅再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只付出超低的成本,而且也会面临具大的阻碍。

  接下来,龙洲运输是否还能保持这么高的成长性,着实令人怀疑。。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