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海洋王公司治理或存重大风险 保荐人涉嫌故意隐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3 09:18 来源: 上海商报

  6月6日晚,证监会网站显示凯立德、山东龙大、海洋王照明、台城制药、安溪铁观音等5家公司预披露。其中海洋王照明尤为引人注意。经核查证实,市场上最少同时存在9家合法注册公司,同时使用海洋王商号及销售“OK海洋王”的防爆照明产品。

  客观讲,海洋王是至今本报研究人员看到最乱的公司。一是品牌最乱,被山寨的公司最多,百度搜索输入“海洋王”,最多同时达6个广告链接,让人无法辨别真伪。二是内部员工抱怨的声音最多,百度贴吧和天涯论坛充斥着对公司、领导的抱怨和不满。

  谁的海洋王?

  查阅海洋王网上公开资料,不下点功夫真不知道谁是李逵、谁是李鬼。发行人海洋王的全称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本报研究人员翻阅10页百度搜索页面,也未发现海洋王招股书上的网站。呈现在眼前的是上百家销售海洋王产品的广告及宣传。初阅感叹发行人善于网络宣传及推广,再读不禁为海洋王及未来投资者感到担忧:上百家“海洋王”的宣传里,绝大部分竟然与发行人毫无关系。

  本报研究人员深入研究,逐一核对百度前3页与发行人带有同样商标与品牌的宣传公司。经核查后发现,其中最雷人的,是注册于香港、编号为1632450的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发行人竟完全雷同。其他合法存在的李逵或李鬼竟有9家之多:

  1、上海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于2007年10月19日黄浦分局取得营业执照,编号310101000394020,法人代表:高爱英。

  2、乐清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于2008年8月4日温州市工商局取得营业执照,编号330382000050767,法人代表:管光贤。

  3、浙江海洋王防爆电器有限公司,于2009年3月6日浙江省工商局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编号330382000068488,法人代表:李荣阳。

  4、永嘉县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1日永嘉县工商局取得营业执照:编号330324000037625,法人代表:姚兰媚。

  5、乐清海洋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3日温州市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编号330382000132877。

  6、温岭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于2010年10月14日台州工商局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编号331081100136647,法人代表:陈爱琳。

  7、海洋王防爆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1月27日注册于香港。

  8、深圳海洋王(中国)照明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11月1日注册于香港,公司编号1409285。

  9、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7月14日注册于香港,公司编号1632450。与发行人重名。

  经核查发现,上述9家公司除海洋王防爆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圳海洋王(中国)照明有限公司外,其余8家均为在册合法存续的公司,经营范围均含有防爆照明、照明灯具制造、加工、销售、安装等。且公开以“海洋王”公司宣传并生产销售“OK海洋王”的产品。

  如果你是海洋王老板周明杰,如果老板周明杰会上网搜索,如果海洋王员工能给老板反映市场情况,如果海洋王保荐人能尽到责任,上述现状是否会有改变?

  公司及保荐人涉嫌故意隐瞒

  本报研究人员仔细比对海洋王招股书,发现上述9家公司均与发行人毫无关系。招股书也无特别说明。

  就该问题某券商投行人士对商报研究人员表示:一种情况可能是保荐人经验不丰富,疏忽大意。还有一种情况是保荐机构故意隐瞒。

  研究人员猜测,是否海洋王无品牌意识,不注重品牌保护?但调查发现,其实际控制人周明杰非常有保护意识,在商标局注册的1200多项新老知识产权里,周明杰老板均为第一署名人。

  致电海洋王招股书招商证券预留电话,除了电话里留言“欢迎致电招商证券”外,永远都是欢快的音乐。资深专利律师告诉记者,这背后肯定隐藏着许多问题,不然任何一家公司是绝对不允许李鬼肆意侵权的。德国欧司朗照明胜诉海盐欧司朗电器就说明了这一点。

  招商证券签字保代陈轩壁及高传富2011年也曾书写过不光彩的历史:其主要协办项目海能达(002583)上市首日跌幅达11.81%,在近300家新股中排跌幅榜第17位。其董事、副总经理杨玉泉更是上市后在职55天辞职欲套现,成为2011年“跑得最快高管”第三名。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王招股书里对竞争优势大书特书,4页半纸张3443字,行文如广告,洋洋洒洒。而介绍竞争劣势仅496字,遮遮掩掩。对于劣势描述为缺钱,在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11.5%、净利仅增1.06%、产能利用率为94.24%的情况下,招股书被描述为“产能已严重不足”急需上市募资。

  此外,海洋王财务数字也令人眼花缭乱,就像海洋王众多山寨李鬼一样。但运用简单逻辑依然能从中解读出惊人的秘密。下一期,本报将继续为您解读直销模式下高额销售费用背后隐藏的真相。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