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辉煌科技再遭深交所调查 律师称违规高管或涉刑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03:23 来源: 证券日报

  律师称违规高管或涉刑责,公司称最终重组方案可能会有所调整,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监管部门此前曾表示,上市公司若涉嫌内幕交易,并购重组将被叫停

  ■本报记者 王 峥

  正在筹划重组的辉煌科技近期麻烦不断,有律师直言,其高管涉嫌内幕交易并可能因此获刑,而正在进行的重组也很可能泡汤。

  10月16日晚,刚刚接到监管部门警示函的辉煌科技公告称,目前,监管部门正在针对公司高管违规增持及公司所在地和其他地区的部分投资者异常买入公司股票的情况进行调查。

  公告显示,辉煌科技于2011年6月28日停牌筹划以非公开发行股份及以现金购买北京国铁路阳技术有限公司资产。

  停牌后,其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问询函,要求辉煌科技对总工程师杜旭升、职工监事黄继军、副总经理于辉等人在停牌前6个月内买入公司股票及公司所在地和其他地区的部分投资者异常买入公司股票的情况进行自查。接到问询函后,辉煌科技组织相关人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自查。经查,公司总工程师杜旭升、职工监事黄继军、副总经理于辉等人存在在停牌前6个月内买入公司股票的行为,公司已将自查结果报至监管部门。目前,监管部门正在针对此事项对公司进行调查。

  律师称违规高管或涉刑责

  据了解,在辉煌科技6月28日停牌筹划非公开发行股份前6个月内,其总工程师杜旭升、职工监事黄继军、副总经理于辉三人分6次买入了自家公司的股票。其中,监事黄继军共购入8.71万股,涉及金额525.5万元;总工程师杜旭升共购入13.88万股,涉及金额399.6万元;副总经理于辉于则于重组公布前一个月买入了8.59万股,涉及金额245.9万元。(期间辉煌科技股价曾除权)

  同时,在河南监管局此前12日出具的警示函中,还提到部分高管在接受有关6个月内买入公司股票的调查时存在虚假陈述行为,而这也意味着上述高管在接受调查时刻意隐瞒了其交易行为。

  对此,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张远忠律师表示,“从停牌重组前突击买入大量自家股票,并在接受调查时做出虚假陈述来看,辉煌科技的三个违规高管,涉嫌内幕交易的可能性很大。而由于三个高管涉及违规买入的金额合计超过千万,如果他们的购买行为最终被认定是内幕交易,很可能因金额巨大触及刑事责任。”

  资料显示,我国现行刑法中对内幕交易罪的最高量刑为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不过,很多证券及法律界人士认为这样的最高处罚威慑力不足。

  此外,由于辉煌科技公司所在地和其他地区的部分投资者也存在异常买入公司股票的情况,因此张远忠认为辉煌科技重组的消息此前已经被透露了出来,涉嫌这次内幕交易的人员范围可能会很大。

  张远忠还称,“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提升对内幕交易等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近期最高法便下发了《关于审理证券行政处罚案件证据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下称《纪要》)。根据这份《纪要》,涉嫌内幕交易的高管要主动提供无罪证据,否则就将被认定为内幕交易。”

  记者查看资料也看到,《纪要》对于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人员,实行过错推定原则,即根据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与其履行职责的关联程度来认定其责任,除非当事人能够证明其已尽忠实勤勉义务。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外的责任人员采用的是一般过错归责原则。

  因此,如果辉煌科技的三位高管不能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已尽忠实勤勉的义务,那么他们很可能将被认定存在内幕交易的行为。

  重组或泡汤

  此外辉煌科技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对非公开发行股份及以现金购买资产事项进行论证,最终方案可能会有所调整,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而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不久前在参加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时表示,上市公司如出现股价异常或涉嫌内幕交易,将叫停其并购重组申请。证监会正计划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行“分道制”,对评级良好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将简化审批程序,将审慎考核评级较差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

  对此,有券商分析师就表示,如果辉煌科技的高管被认定存在内幕交易,其重组很可能被迫暂停。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