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中富4年内3度换帅 分析称与外资合作不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1 03:01 来源: 证券日报分析人士表示,珠海中富自2007年外资进入后,其高层就频繁更换,说明了企业与外资之间的合作并不融洽,也对公司未来发展不利
■本报记者 夏 芳
上市公司董事长可以说是企业的领军人物,而企业频繁更换董事长对企业来说并非好事。
1月10日晚,珠海中富(000659.SZ) 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Gary John Guernier先生递交的辞职函,称因个人原因欲返回家乡新西兰而辞去公司董事长及董事职务。Gary John Guernier先生确认与公司董事会并无不同意见,亦无与辞职有关的事项需要知会公司股东及债权人。辞职后,Gary John Guernier先生将不再在公司任职。根据公司章程,珠海中富董事长职责将由副董事长何志杰先生履行,直至产生继任董事长为止。
这位外资掌门人,早在2011年11月19日就萌生了退意,并提出了辞职的要求。根据珠海中富当日的公告显示,董事长Gary John Guernier称其基于个人原因,拟于近期辞去珠海中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
而对于珠海中富来说,董事长辞职在近年来已经发生过多次。
查阅公司历年的公告显示,自2008年7月份以来,珠海中富就不断收到董事长的辞职函。公开信息显示,2008年7月,“董事长管文浩‘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2009年2月,‘董事长陈斌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及董事职务’。而在陈斌辞职不久前,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朝晖和副总经理李耀章也相继辞职。2011年6月份,公司换届选举,Gary John Guernier被继续推举为公司新一任董事长,任期三年。然而,在任期半年内,Gary John Guernie因个人问题提出辞呈,并成为珠海中富4年内第三位提出辞职的董事长。
对此,有业内分析师表示,珠海中富自2007年外资进入后,其高层就频繁更换,说明了企业与外资之间的合作并不融洽,高层的频繁更换对公司未来发展不利。
而事实上,作为国内知名的制瓶企业,珠海中富长期向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及统一等世界性饮料品牌提供其在国内市场的产品包装服务。从实力背景看,珠海中富市场情景应该不错,但是,在今年饮品行业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的同时,珠海中富的业绩反而出现了下滑。
据珠海中富三季报显示,公司2011年1-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319428.42元,同比下降31.27%;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股,同比下降30.77%。其中,2011年7-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567218.97元,同比下降48.01%;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股,同比下降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