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五矿集团转型之殇:经验匮乏与竞争压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5 00:2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夏晓柏

  核心提示:五矿集团本世纪初定下“资源化、实业化”的转型战略,抢抓矿产等上游资源。

  五矿集团对湖南资源整合迟缓背后,折射出其资源化、实业化转型之殇:公司以工业材料贸易商身份,跨界切入有色金属生产经营行业,面对生产企业数量大增的现实,公司生产企业管理方式的滞后性逐渐显现;来自同行的竞争亦成压顶之势。

  五矿集团本世纪初定下“资源化、实业化”的转型战略,抢抓矿产等上游资源。截至目前,五矿集团已形成有色金属、黑色矿业、黑色流通、金融、地产建设、科技六大业务中心。

  随着业务板块扩张,五矿控制的上市公司增至9家:株冶集团、*ST中钨、金瑞科技、五矿发展、*ST关铝(000831.SZ,已暂停上市)、湖南有色金属(H股)、五矿资源(1208.HK)、五矿建设(0230.HK),及一家澳大利亚上市公司。

  2011年,五矿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552亿元,同比增长39.71%;利润总额127.65亿元,同比增长98.46%。

  尽管资产体量日增,但五矿盈利能力并不突出,其3%左右的净利率与很多国有大型企业相比,差距较大。

  五矿集团的目标是力争整体上市,为此,2010年12月16日,五矿集团发起设立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五矿股份),五矿集团持股96.5%。

  五矿股份甫一成立,即开始进行资产整合和股权清理。

  2010年12月,五矿集团对外披露6起上市公司股权整合:由五矿股份分别收购五矿发展62.56%股权、金瑞科技41.34%股权、厦门钨业(600549.SH)20.58%股权、*ST关铝29.9%股权、特发信息(000070.SZ)6.34%股权及赣锋锂业(002460.SZ)5.66%股权。

  2011年12月,五矿集团与湖南国资委签约,将五矿集团持有的五矿有色控股100%的股权、湖南国资委持有的湖南有色49%的股权和二十三冶建设集团20%的股权,及部分现金,以增资扩股方式注入五矿股份。

  由此,集团控制的5家境内上市公司,悉数划入五矿股份麾下,六大业务中心也基本由其统领,五矿股份成为五矿集团实现整体上市的资本平台。

  “这一系列动作有利于五矿理清股权结构,更好地落实旗下有色业务的发展战略,最大作用还是为集团整体上市搭好平台。”刘亚辉评价道。

  尽管股权关系已理顺,但并不意味着五矿战略转型一片坦途。

  五矿的战略转型,被总裁周中枢视为集团“最大的创新”。不过,转型的一大硬伤是:五矿集团缺乏足够丰富的生产企业管理经验。这也往往是贸易企业实业化转型的最大瓶颈。

  周中枢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承,五矿集团“尚没有一套完整的生产企业管理体系,不能适应生产企业大量增多的趋势,生产企业的管理方式大大滞后,管理思维有待改进”。

  可资印证的是,随着管理半径的加大和决策环节的增加,生产型企业通常要求更加简便快捷的决策流程,而五矿集团远未达到要求。

  “五矿集团入主后将决策权大量上收,分公司投资项目,甚至有些日常经营活动,都需从湖南有色到五矿集团逐级上报,有时一个报告送到集团就要数月,而有些报告到集团数月后,迟迟得不到批复。”湖南有色人士表示。

  除了生产管理经验的缺乏,在自己较为得意的矿山等上游资源占有领域,五矿集团很难再笑傲群雄。

  以铅锌矿为例,五矿自称“世界铅锌工业领导者”,但铅锌矿产集中度低,已遭同为央企的中色集团及地方龙头江西铜业(600362.SH)、云冶集团等的强势竞争,后者都在铅锌领域跑马圈地。

  中色集团2007年与内蒙古赤峰市合资组建赤峰中色铅锌矿业,着力整合赤峰地区铅锌资源;江西铜业也在江西省政府力促下,集聚省内铅锌资源。此外,云冶集团、铜陵有色(000630.SZ)、驰宏锌锗(600497.SH)均在铅锌资源领域大举突进。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