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非经常性收益成部分公司救命稻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10:01 来源: 重庆商报

  虽然目前已公布2011年年报的上市公司在报告期内的整体盈利情况较好,但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这一要素后,却有大量的上市公司遭遇了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尴尬。有业内人士指出,非经常性收益对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存在一定的干扰,投资者对非经常性收益占比较高的上市公司最好多加观察。

  15公司靠“横财”扭亏

  据本报数据中心的统计,目前已有261家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报,总计实现净利润约536.11亿元,同比增长25.23%,但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相关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计只有430.54亿元,有235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下滑,其中宏达股份等15家公司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2011年的实际业绩更是由盈利变为亏损。

  具体来看,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的这15家公司中,ST族公司占据7个席位。统计显示,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数额最大的是宏达股份,净利润为-59725.55万元,而去年全年实现非经常性损益64978.29万元,一举扭亏为盈,净利润“变脸”为5252.74万元。而包括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数额最大的当属绵世股份,为16521.2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735.65万元。

  从15家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数额来看,宏达股份、绵世股份、深天马A和*ST金顶4家公司数额超过亿元。普洛股份、道博股份和*ST远东3家公司不足2000万元,虽然相比之下数额不大,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依然是“救命稻草”。

  警惕业绩虚肥个股

  浙商证券分析师赖艺蕾指出,净利润指标可以反映一家公司的赚钱能力,但如果衡量收益质量,还需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所谓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如果非经常性收益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过大,将会干扰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实际业绩的判断,可能某只业绩靓丽的个股实际依靠的是非经常性收益的粉饰,而某只业绩“崩盘”的个股或许只是偶然受到非经常性收益的拖累,因此对于那些非经常性收益占比较大的上市公司,投资者最好多加观察,以免被表面的业绩数据所误导。

  华泰证券分析师陈勇则提醒投资者应对那些多年以来一直依靠非主营业务撑业绩的上市公司予以警惕,近年来发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中的相当部分近年来一直依赖非经常性收益来虚肥业绩,包括出售旗下资产、投资业务,甚至是政府补贴等等,名目众多的“外快”掩盖了公司真实的盈利状况,这种“不务正业”的上市公司缺乏抵抗风险的能力,一旦非经常性收益出现下滑,其业绩前景将相当悲观。

  记者 李扬帆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