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乡化纤募投项目未达预计效益 纤维早已过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0 03:03 来源: 证券日报

  ■中国资本证券网 夏齐林

   新乡化纤年报披露氨纶纤维的毛利率为10.79%,定增方案却称要达到19.81%的销售利润率,而销售利润率应该比毛利率小,此次定增靠谱吗?

  3月3日,新乡化纤(000949.SZ)发布非公开增发预案显示,上市公司将募集总额不超过6亿元资金,其中5亿元用于“年产1.2万吨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以下简称:“氨纶纤维项目”),剩余1亿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增发预案显示,公司定增募资所建的“氨纶纤维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的销售利润率高达19.81%,而3月2日,新乡化纤年报披露,氨纶纤维产品的毛利率仅为10.79%。

  增发公告还显示,2011年新乡化纤各类银行借款和短期融资债券高达19.98亿元,财务费用高达12228.06万元;2011年年报显示,2011年公司短期借款11.14亿元,2011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0亿元。

  投资者认为,暂且不说新乡化纤的“氨纶纤维项目”的利润率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实际毛利率的差别,仅这两个指标就至少相差了9个百分点,此次增发项目的盈利预测靠谱吗?另外,上市公司仅以1亿元的募资却需偿还近20亿元的各类银行借款和短期融资券,也只是“杯水车薪”。

  盈利预测“畸高”?

  根据增发预案,新乡化纤此次募资总额预计不超过6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氨纶纤维项目”,1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氨纶纤维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将新增销售收入65500万元,销售利润12975万元。

  由此计算,新乡化纤此次增发的“氨纶纤维项目”的销售利润率为19.81%(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

  然而,3月2日,新乡化纤公告的年报显示,2011年度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618.14万元,同比减少95.7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33.11万元,同比减少97.70%。

  最重要的是,2011年度新乡化纤主营业务中,化纤行业毛利率为9.73%,而氨纶纤维的毛利率为10.79%,氨纶纤维的毛利率同比减少了20.17%。

  众所周知,毛利率与销售利润率有很大区别,毛利率一般比销售利润率要高: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而销售利润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营业收入×100%。

  一位资深会计人士对中国资本证券网表示,除非没有费用,这两个数据才一样,而费用主要包含销售、财务、管理三大块。

  而根据披露,新乡化纤2011年各类银行借款和短期融资债券高达19.98亿元,财务费用高达12228.06万元,该项目投入资金来自银行借款,不可能不发生财务费用,还有销售过程中也会产生的运输费用,管理费用等。

  也就是说,销售利润率应该比毛利率小,费用的多少直接影响销售利润率,而新乡化纤财务费用高,销售利润率也会与毛利率差别很大。而新乡化纤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年报披露氨纶纤维的毛利率为10.79%,而定增方案中却称要达到19.81%的销售利润率。

  其实早在2011年2月11日,新乡化纤即公告了增发预案,时隔一年多之后,再次公告的增发预案修订版中,“氨纶纤维项目”的盈利预测一字未改。

  3月6日,新乡化纤证券代表肖树彬对中国资本证券网表示,“氨纶纤维项目”是否能达到预定的盈利目标“很难说,市场是在变化的”,肖树彬还表示,新的增发预案“只修改了增发价格,为了尽快发行”。

  难道上市公司为了增发,就可以给投资者一个不靠谱的盈利预测吗?

  募投项目未达预计效益

  纤维产品早已产能过剩?

  其实,新乡化纤的纤维产品早就产能过剩,而此次募投项目上马,将使得公司的纤维产品进一步积压。

  新乡化纤2011年报显示,上市公司的存货高达9.79亿元,计提跌价准备共计1.41亿元。

  另外,新乡化纤披露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显示,“年产四万吨高湿模量粘胶短纤维项目”并未达到预计效益。

  公告显示,新乡化纤“年产四万吨高湿模量粘胶短纤维项目”于2010年9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项目承诺“建设期为1年,第2年开始投产,即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80%,第3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100%,第3年销售收入61500万元,年销售毛利12000万元”,然而2011年度该项目的实际效益仅为4593.35万元。

  对于上述项目未实现预计效益原因,新乡化纤公告称“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下游客户对于粘胶短纤维的市场需求减少,致使粘胶短纤维销售不畅,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粘胶短纤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导致粘胶短纤维价格下半年以来大幅下跌,价格从年初的每吨28000余元,下跌到2011年12月份的每吨15000余元”。

  2011年12月3日,氨纶纤维行业的龙头公司华峰氨纶(002064.SZ)曾公告称,“近段时间氨纶市场持续疲软,氨纶产品价格下行,结合公司生产线技改检修计划,公司决定自2011年12月开始对部分生产线实行停产检修改造,预计减少氨纶产量约800吨/月,停产检修期暂定三个月”。而华峰氨纶年报显示,2011年度公司氨纶销售的毛利率为14.92%,2010年度毛利率为32.19%,同比减少17.27%。

  2011年12月29日,第一创业当时的研报显示,“2011年,受宏观经济影响,下游纺织企业的经营普遍不景气,氨纶产品的需求受到抑制,同时氨纶产能扩张过快,导致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另一方面,主要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进一步压缩了氨纶产品的利润空间。”

  近20亿债务缠身

  远水解不了近渴?

  新乡化纤此次的增发公告显示,募集资金将有1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然而,根据新乡化纤公告披露,2009年-2011年公司各类银行借款和短期融资债券分别达12.02亿元、14.15亿元和19.98亿元,财务费用分别达7,594.09万元、10,916.09万元和12,228.06万元;2011年报显示,2011年末上市公司短期借款11.14亿元。

  新乡化纤年报显示,上市公司2011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0亿元,而2011年度的财务费用就超过1.22亿元,上市公司仅以1亿元的募资来偿还近20亿元的各类银行借款和短期融资券,只是“杯水车薪”。

  新乡化纤证券代表肖树彬对此回应称,“氨纶项目”在2012年一季度开始陆续生产,投入6个多亿元资金,一旦该项目定增获批,募集到的资金置换投入资金,就能有效缓解上市公司债务。

  然而,即使新乡化纤增发成功有6亿元的资金还债,也只能缓解一时之困,公司仍然有极重的财务负担,而且公司主营业务基本面并没有变化,增发募资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未来产品积压恐怕会更严重。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