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员工年薪平均约11万 财险寿险两重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9 03:30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双城记》里这段经典开头,如今来形容国内的保险行业,最适合不过。
3月28日,随着新华保险年报的正式发布,国内四家上市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2011年的“成绩单”悉数亮相:财险经历着“春天”、寿险过着“冬天”。
A 业绩秀
最好的时代 财险业迎来春天
2011年的保险行业,持续增长依然是不变的主题,而作为对保险业“增长”贡献最大的绝对主力———财险业务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春天”。
根据保监会年初发布的2011年保险业经营数据,受益于政策红利和汽车销量增长,车险盈利水平持续提升,财险2011年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4618亿元,同比上涨幅度达到18.54%。而上市险企的年报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成为保险企业年报中绝对的亮点。
在财险业务中,车险是当之无愧的业绩贡献冠军。而随着电话车险、网络车险等业务销售渠道的推广和快速发展,新渠道给财险带来了更加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四家上市险企中,新渠道业务表现最突出的是中国平安。年报显示,2011年平安财险保费收入833.33亿元,同比增长34.16%,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的15.4%上升至17.4%。财险业务增长中电话车险贡献度较大,其保费收入221.90亿元,同比增长76.1%,占财险业务的 26.6%。
人保财险近年来也在积极拓展电销、网络渠道,整合自有渠道资源,包括推进与汽车制造厂商的战略合作,加强续保管理,并通过加大存量业务挖掘力度促进整体业务增长。年报显示,2011年人保财险车险业务实现承保利润46.75亿元,同比增长了84.6%。
最坏的时代 寿险业增长减速
受营销员增员困难和银保新规、银行销售动力不足、新会计准则等因素影响,2011年的寿险业遭遇艰难的一年,保费增长显著放缓。申银万国数据显示,2011年全行业人身险保费收入为9700亿元,同比增长6.8%,远低于2010年29%的增长速度。
中国平安的年报显示,2011年,寿险业务实现规模保费1872.56亿元,增长13.9%,其中,个人寿险业务规模保费同比增长22.9%,不过个人寿险首年期缴保费下降了3.4%。中国太保2011年,寿险业务收入932.03亿元,同比增长6.1%,但新保业务收入469.36亿元,较2010年的541.86亿元下降了13.4%。
往年被视为寿险业务发展主力之一的银保业务,2011年集体“失利”。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方面,银根紧缩、银行高息理财产品充溢渠道,是银保渠道合作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保监会加强了对“驻点销售”的监管力度,其中对网点销售的严格限制也使得业务拓展受到一定影响。
根据中国平安公告,虽然2011年寿险市场份额提高了1.3个百分点至16.4%,同期银保业务规模保费仍然较2010年的270.98亿元下降了30.1%,下滑速度较去年上半年的17.27%进一步扩大,暂未看到银保解冻的迹象。数据显示,平安人寿2011年银行保险增长率下降了30.1%。情况类似,银保业务占比接近一半的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严重下滑导致2011年保费收入同比下降7.8%。
B 文采秀
“文艺范儿”致股东函首现年报
“我们看到太多的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看到太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看到太多明星式的流星和诱惑掩饰下的陷阱。”
“如果说众多金融企业是在经营着人性的贪婪,那么保险企业的独有价值则是:用人性中的恐惧来对抗贪婪……如同每一张保单都是新华保险与保单持有人最严肃的契约一样,你们股票账户上的新华保险代码也体现着我们必须实践的契约承诺……”
上述有着“文艺范儿”的文字,出自新华保险董事长康典之手。这位董事长在近6000字的《致股东函》中,回顾了往期业绩,以及公司面临的种种挑战和战略愿景,文中引经据典,有米兰·昆德拉、狄更斯、庄子、哈雷的名言警句,成为新华年报的最大看点。
一位经常接触年报的分析人士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康典用与众不同的文风介绍“专注寿险”背后的商业逻辑,在多元金融概念盛行的环境中值得一读。
C 品牌渗透秀
四险企砸出70亿宣传费
品牌和公司形象的渗透,一方面靠自身的实力和服务,另一方面则依托持续不间断的品牌推广和宣传。放眼各种广告,保险公司的“品牌宣传战”已经拉开了大幕。车身站台广告、报纸杂志平面广告、电视网络广告、电梯楼互动广告等轮番上阵。
年报显示,2011年,中国人寿广告宣传费为14.05亿元,同比上升3.5%;中国太保广告宣传费为17.49亿元,同比增长26.65%;新华保险2011年度广告费为1.85亿元,同比增长59.5%,其宣传印刷费为3.67亿元,同比增长3.67%,二者合计为5.52亿元,同比增长17.4%;中国平安的宣传费远远超出了上述三家同行,其2011年业务宣传费为33.87亿元,同比上升55%。
业内人士表示,在四大险企中,中国平安在宣传上的高投入高产出模式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其中,以大腕葛优为形象代言人的平安电话车险广告,让人印象最为深刻。2009年,平安产险保费收入首次超越太保,从原来产险“老三”的位置上升为“老二”,电话车险的崛起功不可没。
据悉,平安电话车险此前牢牢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推出的前4年每年的保费收入增速超100%,截至2010年底,平安电话车险保费已高达125亿元。更为“可怕”的是,平安电话车险销售已从被动拨打电话销售转为客户主动拨入,这与中国平安在该业务上的高宣传投入密不可分。
D 收入秀
员工年薪平均约11万
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高收入”不同,保险公司的员工平均收入似乎更接“地气”。数据显示,中国人寿2011年职工薪酬及福利费为111.29亿元,同比增长8.2%;中国太保2011年工资及福利费为95.76亿元,同比增长31.8%;中国平安2011年薪酬及奖金为160.98亿元,养老金、社会保险及其他福利为38.77亿元,二者相加为199.75亿元,同比增长56%;新华保险2011年职工薪酬合计为55.4亿元,同比增长11%。
按人均收入水平来算,中国平安员工为17.5万人,人均薪酬为11.4万元;中国太保员工为8.2万人,人均薪酬11.6万元;中国人寿员工为10万人,人均薪酬11.09万元;新华保险员工4.9万人,人均薪酬为11.3万元。
相比险企在编员工,其保险代理人的福利待遇则明显落后,以某寿险企业为例,其2011年代理人人均产能为7527元(人均每月)。业内人士介绍,7527元的产能换算为佣金收入,约为2500元。按此计算,则其年薪约为2.7万元(不包括续期佣金收入)。
从业人员收入“两极分化”的情况引起了险企管理层的重视,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国人寿年报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表示2012年将对基层倾斜资源支持,包括财务资源、人力资源、薪酬和福利待遇、设备和营业办公的固定资产等四个方面。并通过加大对初级营销主管的培养力度,以提升队伍的自主经营能力。
成都商报记者 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