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16家上市公司6月放贷20亿 地方平台成举债热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3 02:58 来源: 证券日报

  对此,专家认为,向地方融资平台投资应保证企业决策独立性

  ■本报见习记者 孙东岳

   随着通货膨胀压力的持续,上市公司对自身流动资产保值的需求愈加的强烈。据调查,近几个月来,各上市公司通过委托贷款业务进行资产保值的热度依旧不减。

   据6月30日的公告显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96.SH)控股孙公司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拟通过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向控股孙公司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不超过一年期、共计人民币4000万元的委托贷款,贷款利率为6.888%。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刚刚过去的6月共有超过12家A股上市公示发布公告称正在进行委托贷款业务。按照贷款对象的不同,上市公司将近20亿资金以委托贷款形式导流至关联子公司、非关联民营企业以及地方融资平台。

  上市公司放贷热度不减

   在《证券日报》记者此次的调查中,有9家上市公司为关联子公司提供了超过18亿的委托贷款,其中最大一笔委托贷款来自于阳泉煤业向其全资子公司山西新景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10亿用于偿还华夏银行贷款的周转资金。公告显示,因新景矿煤在运营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面临华夏银行的贷款将在近月集中到期,作为控股母公司的阳泉煤业只得暂掏腰包以解燃眉之急。

   另有万家乐、洪城水业、陕鼓动力等3家公司将1.85亿资金注入与上市公司无关联的民营企业,平均贷款年利率超过9%,而现行的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31%。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据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仅6月就有4家上市公司发表公告称将通过注资小额贷款公司来完成资金的有效保值,涉及资金超过1.25亿元。其中,仙琚制药、建研集团和棒杰股份称已完成相关参股事宜,而华仪电气则称正在积极为一街道小额贷款公司的主发起人资格竞标而筹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证券投资公司投资主管向记者表示:“2011年,许多上市公司均在年报中披露将闲置资金购买相关银行理财产品,此举曾被众多投资者质疑上市公司在不务正业。而在2012年,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上市公司抛弃理财产品进而纷纷投资入主小额信贷公司。这样一来,凭借小额信贷公司资金周转期短收益高的特点,2012年上半年已有很多上市公司从中尝到了甜头,涉及金融创新的概念股股价也是有了明显的涨幅。”

  地方融资平台举债频频

   随着2008年4.6万亿地方政府债务的偿款高峰期来临,地方融资平台的偿债压力进一步增大。据部分媒体报道,已有部分到期平台贷款出现违约迹象,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平台贷款“改头换面、卷土重来”的势头。

   据6月12日南京中北的公告称。该公司控股公司唐山赛德热电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通过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凤凰支行以委托贷款的方式向唐山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人民币伍仟万元的委托贷款,委托贷款期限一年,贷款年利率3%。

   尽管监管层一再强调严控地方融资平台的偿债风险,可鉴于偿债日期日益迫近,部分拥有充足上市公司资源的地方政府将融资目标盯上了上市公司。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有超过9家上市公司向地方融资平台发放委托贷款,总额超过9亿元。除南京中北的控股母公司外,今年以来,另有鹿港科技、常山股份、华兰生物、新安股份、ST安彩、*ST金果和洽洽食品等8家公司向上市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地方融资平台进行委托贷款。

   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讲师肖慧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上市公司向地方融资平台进行委托贷款,一方面是处于资产保值和投资收益的考虑,另外一方面不排除上市公司注册所在地方政府给予上市公司的压力。从企业的角度上来说,将资金通过委托贷款的形式流入地方政府平台可以规避正常贷款投资的政策性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以及信用风险。但应强调的是,上市公司的这种投资行为应在保证主营业务资金使用不受影响,并符合招股说明书资金使用情况下进行。而且,企业决策层应保证企业投资决策独立性,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投资的最终目的。”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