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流动性是否收得太紧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2 20:44 来源: 投资者报

  上周三股市在存准率有可能下调的传言刺激下大幅上涨,随后一天冷静思考后,投资者又倾向于相信央行不会太快地动作。因此,即便欧美股市大涨也不足以带来持续的反弹,投资者反而倾向于短线获利了结。

  显然,七八月整个股市的走势表明,中国的投资者对经济成长的信心极度不足,并把责难的焦点对准了货币当局的紧缩政策。人们知道,由于物价涨幅仍然偏高,货币当局就没有充分理由再度放松银根。在期盼物价指数回落,甚至出现拐点的同时,人们好像并不敢设想物价持续高涨并不回落的情景——在大多数人看来,既然紧缩的货币可以治理通货膨胀,物价回落以至于紧缩结束也就是一个时间问题吧。

  在这里提醒投资者,事情远没那么简单。一方面,物价很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回落到相对低的水平;另一方面,货币紧缩也确实到了无法再紧以至于应该适当放松的时候。

  持这样判断的主要原因在于,综观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物价形势,其成因被简单地解读为货币的超量发行。是的,这个原因无可回避,无论是2009年、2010年所谓的“四万亿”刺激,还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前流动性的极度扩张。但是,在货币超量发行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被人们忽视了,它实际上将更长久地左右物价的走势。

  这个因素就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过程中的结构调整,这一定会带来商品价格的调整和重估。农产品价格在被长期压抑后、在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下降后一定要反弹——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价格抬高了农村本地的劳动力价格。资源价格也由于长期受到政府管制偏低、与国际价格落差拉大,从而具有补涨的内在动力。再有就是城市公用品价格的上调也一直被压后等等。

  这些因素都将使物价保持在一个长期上涨、且幅度不小的局面,尽管货币收缩有可能让总量需求减小,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局面同时意味着结构矛盾更加尖锐,以至于激化社会矛盾。因此,货币收缩一定是有限度的,而且现在看来恐怕已经到达了那个限度。

  存准率有可能下调的传言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测试反应的气球。本轮货币紧缩已经使今年的货币M2扩张速度从18%~19%的幅度下降到15%左右,这是相当可观的降幅。而存款准备金率从14%提高到20%,其幅度也高达40%以上。由于金融机构创造货币是以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进行,在存准率提高40%以后,金融机构创造货币的能力也会相应下降,即从7倍降到5倍。因此,我们看到了经济社会中一片“钱紧”的呼声,大家的感受不仅仅来源于央行回收的货币增加,也来源于金融机构创造货币能力的下降。

  我注意到,近来货币当局和投资者都非常关心民间信贷。人们发现,民间信贷的利率已经高到了让人们把自己的固定资产抵押、变成流动性再投入放贷的推手。当做什么生意都不如放贷更赚钱时,我们很难想像这个经济还是健康的。

  流动性继续收缩的空间已经完全没有了,它对物价所能起到的抑制作用已经到头,它掐死经济活力的可能性在增大。这就是我们倾向于相信那个“传言”的主要理由,正如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一样,任何一个政策也有它失灵的时候。此时,政府需要做点其他的事情。

  被压抑了很久的市场有可能因货币政策效应到达极限,从而转向新替代政策而产生反弹,但到目前为止我对反弹的高度还存有相当疑问。因为,我们的政府看上去还没有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造成当前局面的原因正是过去十年国有企业强势驱赶民营力量、政府借助经济成长大肆敛财,致使经济活力只能寄希望于国际市场,当国际市场出现重大变化后我们失去了回转的空间。

  技术上,货币政策不会再紧,股市的底部也就形成了,但经济实质意义的好转却不容乐观,股指也就难言反转。除非我们等来一轮新的“解放思想”和新一轮的“自我革命”。不知道是否有一种力量让已经深陷利益的大央企、大国企和大政府转变,不知道中国人是否还有机会再次焕发创造和创新的激情。如果人们的创造和创新注定要被盘剥,那么笼罩在中国经济上空的悲观情绪就无法摆脱,中国股市由熊转牛的进程也就难以等到。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