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证监会首度公开新股上会过程 阳光作业能否成为救市稻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09:29 来源: 金融投资报

  记者 靖曦

  自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上任后,一系列针对中国股市诟病的新政不断推出,包括强化分红制度,打击内幕交易等等,那么,加上此次最新尝试的开放新股发行审核流程这一举动,是否能挽救弱不堪言的市场?

  据悉,证监会近期首次尝试对媒体开放了新股发行审核流程,并允许媒体记者全程记录了新华保险审核的过程,首度揭开了新股发行审核的神秘面纱。

  与这一行为对应的是,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在12月1日的公开演讲中也提出,证监会将带头讲诚信,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和阳光作业。

  三道关口层层严把

  据悉,新华社记者独家深入证监会发审现场,历经五个多月,参与了证监会发行部为拟上市企业召开的见面会、反馈会、初审会和发审会,全程跟踪了新华保险的审核过程,并采访了部门负责人、审核人员、申请企业和中介机构,亲历了企业在证监会层层“受审”的上市必经之路。

  对于任何一家准备上市的企业来说,改制、规范化、准备材料的过程不可谓不艰辛,但申请材料报送到证监会才是大考的开始,而在证监会企业要实现顺利上市必须过三道关。

  首先,证监会为了让企业熟悉发行审核标准和流程,专门开设了见面会。在这一环节,已报送材料的企业与发行部负责人面对面,以十分钟的时间展示自己的企业并讲述上市的理由。随后上市流程进入反馈和初审环节,证监会发行部对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预审,提出疑问,要求中介机构核查,并形成初审报告,提交发审会。而后,审核进入最为激烈和关键的环节——发审会。在发审会上,七名发审委委员经过40多分钟的内部讨论,形成问题单,随后企业和保荐代表人进场就此进行答辩,用时45分钟。之后,委员投票,当场宣布审核结果。

  据悉,现行的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已经形成了“双人审核、集体决策”等整套机制。这一审核过程也在不断地从幕后走向台前,接受各界的监督。值得一提的是,在确保企业上市公开方面,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目前正在考虑把拟上市企业的招股书预披露提前,以给公众留出更多的时间,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阳光作业提振信心

  近期,自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上台后,一系列针对中国股市诟病的新政不断推出,包括强化分红制度,打击内幕交易等等,那么,加上最新尝试的开放新股发行审核流程这一举动,是否能提振目前市场极度低迷的人气?

  记者联系到湘财证券首席分析师徐广福,他告诉记者:“新股发行阳光化肯定是挽回市场人气的一种办法,这也是证监会在提高新股发行质量上迈出的第一步。”但徐广福同时也表示,这一次预先披露,全程监督仅仅限于发审委这个环节,对于IPO环节中的保荐人、保荐机构、律师事物所、会计事物所等环节依旧没有约束。现在上市公司数据造假很多是出在保荐这个环节上,如果证监会只治理“上面”,不管理“下面”,那么IPO造假将依然存在。而发审委每天要面对众多的申报材料,不可能一家一家都研究仔细,“百密一疏”IPO问题将依然存在。因此徐广福呼吁,在证监会表明了态度后,下面需要做的就是制定严格的规定,将整个IPO过程规范起来。

  新时代证券首席分析师冯文锁则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认为,投资者不要对这一举措报太大希望,他表示:“新华保险这个例子很特殊,因为新华保险本来就是‘插队’进入今年IPO队列的,进入发审委之前的程序和细节并没有披露,投资者对于之前数据怎么出炉并不清楚,单就审核环节公开透明,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他同时还表示:“在新华保险之后还有那么多家公司IPO,也没有看见哪一家公司继续公开透明的披露整个发审环节,申报之前的环节就更是不要想了,也许证监会是有所努力,但现在要走的路还很长,阳光作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不仅仅只存在于审核这个环节中,也不仅仅只是发审委一个部门需要负责,这需要证监会长期坚持不泄的努力。”

  那么,此举动是否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呢?

  冯文锁告诉记者:“这是肯定的,最近市场连续阴跌,与新股发行节奏没有放慢有关系,在这种市场信心极度缺失的情况下,加强IPO的审核过程,将放缓IPO扩容的步伐,对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也是有好处的。”

  在该新闻出台后不久,不少投资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某大型财经网站股吧里,一位名叫“Q我”的投资者表示,“以前大盘上涨新股才好发,大盘不涨甚至下跌的时候,新股基本是没有人关注的,但现在无论大盘涨跌,新股照发不误,很多垃圾股上市后就现出原形,股价完全不成人样,对于这种公司,证监会在发审环节就该把好关。我觉得还应该增加一条规定,如果一旦有造假公司上市了,发审部门也要负连带责任。”

  另一位网名叫“DAJIA”的投资者表示:“举双手赞成郭主席的新政策,但希望政策能持久,不要实施一段时间就销声匿迹了。”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