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宗交易也上演 小盘股加速杀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9 01:21 来源: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晓宇 ○编辑 朱绍勇

  受A股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上周大宗交易维持地量成交,个股普遍低价成交,中小板创业板的整体折价率更是双双超过7%。在此背景下,二级市场上连续跌停的多伦股份却呈“一枝独秀”,溢价率高达22.1%,成为年内大宗交易平台上的第一“高价股”。

  受政策信号弱于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宽松预期的落空等利空因素的影响,股指掉头向下,2300点政策底轻易击穿,个股全线下挫,悲观情绪同样向大宗交易平台辐射,接盘资金愈加谨慎,倒逼大小非地量抛售。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上周54只个股登上大宗交易平台,合计成交94笔,合计股份数仅1.31亿股,成交总额15.9亿元,为年内低位水平。

  在小市值股票成为二级市场杀跌的主要对象时,中小板个股在大宗交易平台上同样遭遇低价“甩卖”。上周中小板成交2322.8万股,成交金额2.92亿元,折价率依然达7%。创业板的折价率也由前一周的5%攀升至7%,全周成交1096.07万股,涉及金额1.93亿元。此外,折价率超过10%的个股多数来自中小板及创业板,如辉丰股份、海隆软件、国腾电子、雏鹰农牧、信维通信、伊立浦,超日太阳的折价率更是高达18.14%。

  在个股遭遇低价抛售的背景下,多伦股份获溢价22.1%成交,显得格外引人注目。15日,停牌逾半个月的多伦股份复牌后旋即一字跌停,收报于9.58元。令人称奇的是,大宗交易接盘方却并不愿意“占此便宜”,反而选择在大宗交易平台上以11.7元“天价”买入该股226.42万股,动用资金达2649.14元,远超过二级市场全天1736的成交额,并且该股在第二日继续一字跌停。原本可以低价介入,缘何斥巨资主动买套?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是买方受消息误导,错看行情的对赌交易;也有可能是遭遇跌停后关联方的炒作以吸引资金关注。

  从板块上看,前期活跃的传媒题材再度居涨幅前列,上周刚解禁的天舟文化便现身大宗交易,2笔交易合计234万,金额近5800万元,且买方全部来自机构专用席位。此外,华谊兄弟还成交30.69万股,成交金额近465.82万元。

  上周成交量最大的是郑煤机,为1822万股,其次是方正证券和上海电力,分别为1280万股、937.24万股;成交金额排前三的依次为郑煤机、中国平安及科力远,成交金额分别为45622.88万元、15240.12万元及6000万元;交投最活跃的是东凌粮油,成交10笔,其次是郑煤机的7笔。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