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ST兴业重组无门拟靠大股东输血2.17亿元起死回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6 09:11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陈雅琼

  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亏损,从2012年1月19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ST兴业的处境危在旦夕。公司目前无主营业务,无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且处于资不抵债的困境。更加令人绝望的是,公司刚刚于5月26日重组失败后宣布3个月内不筹划重组。提高业绩和重组变身之路几乎全被堵死,公司将采取何种措施保壳?

  昨日晚间,*ST兴业非公开增发预案出炉,公司董事会另辟蹊径,拟采取非公开增发的方式,由大股东大洲控股注入现金2.17亿元,力图使公司起死回生。有业内人士评论,*ST兴业算盘打得很精,此举一来可避免重大资产重组审批流程,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二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大笔现金,净资产变负为正,保壳可能性大大提升。

  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输血之路也并不平坦。

  大股东持股数量翻5番

  根据预案,*ST兴业第一大股东大洲控股将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公司本次向其非公开发行的4000万股股份;以6月26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为发行价格,即5.4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21,68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用途为:偿还公司与债权人现已确认的主要债务11,909万元,剩余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由于发行对象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本次非公开发行构成关联交易,且非公开发行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增发完成后,*ST兴业总股本将由19,464.19万股变更为23,464.19万股,大洲控股将持有4,864.26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从4.44%一跃而至 20.73%,仍为第一大股东;润江建筑持有614.26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16%;陈铁铭直接持有公司267.6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38%;新大洲商贸持有公司595.83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06%。

  因此,陈铁铭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公司6,341.99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7.03%的股份,陈铁铭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ST兴业称,大股东注入现金体现了对上市公司支持的态度,也体现了公司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帮助公司摆脱目前困境的信心和决心。公司近三年期末及2012年3月31日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5,540.86%、864.18%、984.11%及1,012.57%,严重资不抵债,面临极高的财务风险。

  大洲控股资金能否到位?

  预案显示,不考虑发行费用及其他事项影响,根据模拟测算结果,本次非公开发行后,公司所有者权益将由发行前的-30,217.54万元增加至4,052.04万元,每股净资产将由-1.55元/股变为0.17元/股,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及每股净资产将由负转正。资产负债率将由1,012.57%大幅下降至69.03%,资产负债结构得到改善,财务状况得到改善。

  尽管*ST兴业的模拟测算结果非常理想,但公告显示,大洲控股系总部设于厦门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金1.4亿元,总资产12亿元左右,2009年、2010年、2011年的净利润分别仅为281万元、1036万元、4064万元。2.17亿元的现金相对于12亿元左右的总资产来说不是小数目,能否到位、何时到位要打个问号。

  事实上,由于*ST兴业近几年资产长期被冻结、无主营业务,同时也无法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其它外部机构借入营运资金,为维持日常管理及推动重组等相关工作,公司选择向大洲控股借款。截至2012年3月31日公司已累计向大洲控股借入资金4,334万元,2012年1-3月的利息费用为65.26万元。

  此次*ST兴业非公开增发对大洲控股来说是一项严峻的考验,目前尚需股东大会及证监会批准方能实施。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