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王敏:融资能力有限困扰汽车企业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16:37 来源: 新浪财经
“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2011年11月3日-6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2011年11月3日-6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2011年11月3日-6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敏。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敏: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很高兴在这次论坛上和大家交流一下北汽集团的情况。1987年东风公司建立汽车金融公司以来,进行了产融结合的探索,多样化的产融结合引发了热议。下面结合北汽集团的经验谈谈我们的体会。

  首先产融结合是中国汽车产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汽车产业的产融结合能够有力促进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的需球非常大。中国汽车产业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国际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由传统的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加速转型,自主创新新能源汽车兼并重组海外战略为主题的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已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有力支持。

  2011年虽然汽车行业业绩增幅达幅下滑,但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今年1-7月份,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49亿,同比增长了43.69%,下一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的研发、技术升级、产业基地的建设、大规模联合重组的加快资金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此外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加速海外布局,加快走出去的关键阶段,海外投资、海外并购有巨大的资金需求,在海外销售方面也需要有效的资金支持。中国汽车产业迫切需要与我国金融机构密切合作,迫切需要走出去战略,与巨大的金融需求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大部分汽车企业依旧属于生产企业、贸易企业,缺乏金融融资功能,融资手段比较单一。

  当前困扰我国汽车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资本金不足,融资能力有限,从而使生产经营、资本运营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企业的资本结构模式及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又限制了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和发展。因此中国汽车产业要做强做大必须解决资金问题。一方面离不开金融行业的资金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加快金融业改革与创新,为产融结合创造条件,使企业具有更多的融资手段,让资金能够有效进入汽车行业。

  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迅速壮大,我国汽车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具备了产融结合的有利条件和资源。从北汽集团来讲,过去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十一五”期间集团整车销售由59.7万辆增长到150万辆,增长了2.5倍,年营业收入502亿增长到1576亿,增长了3.14倍。年实现利润由3.8亿增长到108.2亿,增长了28.4倍,是建国以来北京市首个年利润超过百亿元的企业集团,已发展成为首都高端经济产业的重要支柱和现代制造业的第一支柱。对中国大型汽车企业集团来说,通过不断的向金融业渗透,充分利用产业资本向产融结合产业转变,积极探索汽车产业的新商业模式,成为这些企业的共同选择。截至2010年末,我国汽车行业、企业中有五家成立了财务公司,这些企业通过积极探索,产业运营、资本运营互相促进的模式,使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排在前三强的上汽、一汽、东风,这些企业通过产融结合使他们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北汽集团产融结合集团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北汽集团整体实力和经济效益实现了较大的发展。集团化战略顺利实施为北汽集团加快产融结合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北汽集团始终坚持整合金融资本发展产业运营的能力,最大限度吸纳和利用金融资本的支持,积极探索产融结合的道路,力争在北京市和汽车行业率先形成生产经营与资本运营共同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利用金融资本方面,北汽集团与国外大中型各大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等银团建立了广泛,牢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十一五”期间北汽集团加大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组织银团贷款,发债、中心票据等各种方式为产业发展筹集到了资金,为北汽集团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09年底北汽集团成功收购了瑞典萨博发动机、变速箱相关知识产权、研发、质量管理、服务等一套标准和体系。正是得益于中信银行为本次收购提供的融资。

  今年北汽集团又在国家开发银行全额贷款授信额度的支持下,收购了荷兰英纳法公司百分之百的股权,直接拥有了独立面向市场的天窗业务,为北汽零部件板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汽车销售、融资、渠道建设方面北汽集团也通过与银行合作,提供信贷支持等金融服务,积极探索产商银结合的模式,迅速推进新产品的上市,扩大产品市场份额。

  此外北汽集团还积极吸纳金融资本、入股参与产业链建设。今年初北汽和平安保险产融结合、强强合作,共同出资设立了北汽鹏龙汽车服务贸易公司,成为了整个北汽服务贸易的核心平台,在积极探索产融结合的模式,由产业运营向资金运营、金融业务方面延伸。北汽集团通过成立财务公司以及对各产业平台的资源整合,股份制改造形成了以财务公司为纽带,以整车零部件制造及服务贸易等产业实体为主体的架构,实现了产业运营与资本运营的金融资本有机对接。北汽财务公司已获得银监会的正式批准,是北京集团第一家银行金融机构。未来将在提高北汽集团资源有效配置,提升集团的价值,强化财务、风险控制,增加企业集团管控能力,发挥金融服务功能,提高企业集团化运作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我就北汽产融结合实践过程中谈两点体会。首先产融结合战略必须符合集团发展的总体战略,无论是企业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还是通过集团财务公司有效整合内部资源,都必须紧密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通过产业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实现战略协同效应,北汽作用实体经营企业,产融结合必须以主业健康发展为基础。我们的产融结合特点是强调坚持以汽车产业为核心业务,金融业的定位是为汽车产业服务,对于我们来讲开展金融业务是公司主业的延伸,是强化主业的手段,我们开展产融结合的运作明确介入金融资本的目的就是必须对主业起到支撑和服务作用。

  其次必须注重产融结合的风险控制问题,在全面分析行业及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管理和控制手段控制产融结合存在的高风险。对一个传统的以实业为主体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北汽集团在产融结合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有严格的风险管控流程,有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风险信息自动化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是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从全员、全过程、全方面的风险管理是风险管控的保障。处理好以上两个环节,实业与金融这对驱动企业发展的翅膀一定能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传统的商业模式和规则逐渐被打破,当前中国经济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出现。创新不仅仅是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业务模式的创新,产融结合是汽车产业业务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仍存在更多的探索和变更的空间,我们也期待金融业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的组合服务,北汽集团将坚定不移的推动产融结合,在商业模式创新上不断探索和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北汽集团“十二五”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在“十二五”末我们要实现年产400万辆整车,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利润突破400亿元,进入世界汽车行业前15位。未来我们对资金的需求依然很大,我们也希望继续与金融机构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提高我们的产融结合水平。在这里我代表北汽集团热忱的欢迎各位金融界的朋友来北汽做客,进行交流与合作,为共同推进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努力。谢谢各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