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曹远征:明年GDP在8.8% CPI维持在4%左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10:11 来源: 新浪财经
“2011中国国际商会年会”于2011年12月1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1中国国际商会年会”于2011年12月1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1中国国际商会年会”于2011年12月1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

  以下为演讲实录:

  曹远征:谢谢张会长,刚刚万会长和朱部长都发表了很精彩的演讲,他们分别从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这两个角度阐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中国经济是和世界经济高度融合的。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今天我是作为经济学家来做一个报告,我的报告是对他们两个人演讲的一个补充,即世界经济再平衡中的中国。我们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世界经济从中长期来看是什么样的,短期的风险在哪里。第二个我们来讨论一下中国经济从中长期来看增长条件有什么样的变化,短期来看我们的问题会发生在哪里。

  大家看,我们说现在讨论欧债危机、美国经济的衰退等等这些问题,其实它不是孤立的,它是预示一个最重要的结构变化,就是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这张表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GDP所占的比重,从去年开始这两个经济体的GDP几乎相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战后在发达、不发达,南北差异基础上建立的世界经济秩序,包括金融秩序、货币秩序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为过去在南北差距上,现在那被经济的差距是大大缩小的。由于这么一个挑战出现使原有的经济秩序不能发挥作用,新的秩序又没有产生出来,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一个困难。由于这个困难的出现,那就决定了我们当前面临的一系列经济问题。第一个经济问题的表现就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问题。这张图是发达新兴经济体在经常项目占GDP的比重,发生着重大变化的,特别是在本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经常项目占GDP的比重基本呈现出一个负增长,也就是是逆差,发展中国家基本是顺差。由于这样的发展我们形成了一个新的结构,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出口顺差,通过资本市场又投回到发达国家。贸易顺差变成他们的资本收入,发达国家贸易现象的逆差是通过资本顺差来弥补的。

  什么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就是循环断了,在发展中国家也遇到了困难,出口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平衡稳定被提出来了,如何维持一个可持续的增长,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我们说一个强劲的、平衡的可持续的增长是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是我们发现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在加大。由于不确定性加大,能否强劲增长就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可持续性当然也就变成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注意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你会看到无论是全球的经济增长,那个蓝色的线还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绿色的线,与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2008年以后都有下滑。经过20国峰会的积极应对,尤其是伦敦峰会积极货币政策把它拉出来了,但是现在世界经济又在进一步下滑,面临着所谓二次探底,新的衰退的风险。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就变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认为世界经济可能会面临四个风险:

  第一个随着世界经济这样一个缓慢的下滑,我们看到在2008年的时候大家是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应对危机。如果经济的缓慢下滑跟扩张性经济政策,这两个效果是这样那就会出现滞胀,全球在这种情况下有着类似于70年代的那样一个局面,这可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局面。请大家看今年以来各种大宗商品都是大幅上涨,与此同时GDP又在大幅下滑,这个局面是我们比较担心的一个局面,这是第一个风险。

  第二个风险是全球的金融市场在不断的动荡,今年的动荡更加剧烈,大家可以看到上面的图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大宗商品,还是货币的变化都在急剧波动而且没有方向感,最重要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捉摸不定,出现了大幅的波动,预计明年也会延续这样一个形势。

  第三个刚才钟部长也讨论了欧债问题继续发酵,尽管欧盟也通过了三个决议,欧洲救援机制扩大等等。这些落实起来不是很简单的,就说这个救助机制,一方面钱从哪儿来这是一个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看到各个国家的看法也不一致。理论上来说要化解欧债危机先要克服欧元区所谓货币一体化,财政并不能一体化的问题。首先一个措施就是要用欧盟债来取代各国主权债,但这一块现在好象还遥遥无期,而且一直在争论。第二如果这个做不到就要动员欧洲央行的机制来缓解这个困难,德法两国之间仍然有很大的争论。这两天欧洲财政部长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希望能有一个结果。不管怎么说我们看到欧债面临这么一个问题,欧洲一体化的建设力量和欧元主权债恶化,这两个因素在比赛,现在谁赛过谁不太清楚。目前最大的风险点是明年3月份,意大利债务明年3月份将会大量到期,是否继希腊以后新的债务危机会出现,那么能否妥善解决依然需要观察。

  第四个我们看看我们周围,过去我们经常说欧美是主要的市场,2008年以后这是我们新兴国家市场也对中国经济来说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注意到新兴市场发生着重要的变化,那这张图新兴国际资本流动,近年来欧洲欧债危机种种原因资金是流出亚洲的,那对亚洲很多国家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尤其是双赤字国家,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国家。比如说越南,给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双赤字的国家过去是进口大于出口,贸易呈逆差,这个逆差的支付主要是靠国际资本的流入。现在国际资本在流出了贸易的支付就发生了困难,这个困难一定会导致货币的贬值。我们知道12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是这么发生的,那么现在欧债的危机有向亚洲扩展的可能性。请大家注意一下在东亚峰会中间各国领导人都强调了这个风险,说避免欧洲的冲击,冲击到亚洲。双赤字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其实是很多的,除了我们的邻居越南,在金砖五国之间就有两个,巴西和印度就是这种财政的赤字、贸易赤字的国家。刚才朱部长说了,要避免世界经济欧债危机导致整个世界经济的不稳定,预示着促稳定、保增长就至关重要了。

  世界经济正在衰退的风险加剧,而且很可能是经济一方面在衰退,通货膨胀在加剧,世界经济动荡。第三欧债依然是世界经济的重要问题,高度关注意大利债务的问题,明年三、四月份更是重要的时间关口。第四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双赤字国家应该受到关注。

  我们来看看世界经济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在这样重大变化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我们说中国经济从目前来看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如果跟过去30年相比中国经济增长因素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我们说至少看这四个因素是过去30年中间不太显现的,现在都变成了约束性因素。

  第一个刚才我提到了世界经济目前这种状况,预示着世界经济在未来相当长时间是低速增长时期,世界经济增长不是无限扩张的。中国过去是出口导向型的,这种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是不可维持的,它一定要转向内需。

  第二剩余劳动力不再充裕,我们知道中国过去成为全球的世界工厂很重要的是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由于劳动力不再充裕所以我们面临着挑战。我们看这张图说的是农民工的情况,尤其是青壮农民工的情况,中国人口来说按联合国统计64岁―14岁之间都算劳动力,如果这样看农村劳动力实际上是很充裕的。但是一般的农民工45岁以后就不会在城市了,那我们会发现50%的青壮劳动力离开了农村,这是刘易斯拐点的出现。由于这个拐点的出现,劳动力不再形成供给,这张表是去年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增长情况,有意思的是一块增长,中西部增长的速度比东部更快。这张表上去年最低工资增长最快的是内蒙古33%,沿海地区比如说天津、江苏、浙江都不到15%,从这一点上来说看来工资成本上升是全国一致性的,而且西部上升的更快,这对产业转移也带来了挑战,是不是真的能转到中西部去。不管怎么说,大家可以看到中国所有的行业都跟劳动力成本高度相关。黑的那一列我们列举了中国所有的行业,从劳动密集型的成品加工、纺织。如果工资上升5%,或者劳动成本上升,或者劳动保障上升5%,那么都会引起各个行业的利润下降。

  我们说第三种可能性是最为可能的,就是说在未来10年中工资成本上升10%,社会保障上升5%,也就是说劳动力成本整个年均上涨15%是完全可能的。它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技术进步而不依赖于劳动力的投入,技术进步变得更为迫切,所谓劳动力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正在受到挑战。

  第四个因素是人口红利发生变化,我们知道中国经济是靠投资推动的,而投资跟储蓄率是高度相关的。在过去30年中随着计划生育的成功实施,中国人民的收入在不断升高,储蓄利也不断提高,就构成了高投资的一种状况。但是从未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中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出现,老龄化反映在人口的年龄情况下,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口在减少,2015年社会需求劳动力和新进入市场的劳动力基本持平,到那时候很可能失业问题就得到解决了,只不过是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业。现在农民工是民工慌,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理论上是有这份工作,但是这份工作我不想干。5年以后这种状况会变得更加明显,一方面它预示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预示着这个社会中间干活的人少了,吃饭的人多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成本是在提高的,除了要加快社会保障建设之外更多的是反映抚养比再次升高,储蓄率是会下降的,投资的可持续性,以投资驱动性的这种经济就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当然这也有好消息,这时候消费就会出现新发展,这是我们看到的第四个。

  第五个节能减排这是全球趋势,我们过去的的经济是不太友好型的,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约束了。中国石油1993年才转入进口的,到现在大概中国石油消费量的50%是依靠进口的,不可持续性已经显现。与此同时我们知道环保现在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道德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应对气侯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的责任,中国政府也承诺这是在2005年的基础上单位GDP能耗下降40%―45%,节能减排变成了很重要的压力,它要求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从过去资源耗费型的变成资源节约型,在这样的过程中间,我们会发现上升的四个条件都跟我们过去30年增长条件不一样,这个逻辑性非常简单,中国经济正处于减速过程之中。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依然会保持一个较高的速度,但是可能已经不会再显现出过去10年中间平均两位数的增长。大家知道2004―2007年中国GDP是12.7,2007年到现在平均每年9.7,2002年加入WTO之后十年间都是两位数增长,以后两位数增长可能不会再出现,中国经济进入一个中速的增长时期,这个增长率我们认为在未来10年中间可能还在8%左右,但是它已经不会显现出两位数了。这样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工资成本的上升中国的物价形势发生变化,比价关系在发生调整。未来物价也不会像过去30年在3%左右的水平,可能会高于这个水平,这可能是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增长的态势。也就是说经济增速不会那么快,物价水平也不会像过去那么低。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实际上我们会看到中国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这个转型就是从过去出口导向型的,投资内需型的转为消费主导型。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是在旧的火箭在减弱的时候,新的火箭还没有点燃,消费和内需还没有点燃,这时候消费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这就是短期的宏观经济形势。短期来说有什么问题?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会不会过快。今年大家看到了无论是GDP的增长速度还是通货膨胀率都在缓慢下降,今年GDP逐一下降,通货膨胀率从8月份以后下降,但是似乎GDP下降的速度快于通货膨胀下降的速度,于是就有担心会不会出现硬着陆。大家看到GDP是从今年开始逐级往下走的,那么人们担心会不会出现硬着陆,之所以有这个担心是看到这么几条,第一个明年经济形势并不好,出口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显著回落。第二中国经济又是对世界经济的再平衡承担则重要责任,出口在下降,进口在扩大,贸易顺差会显著缩小,贸易顺差对GDP的贡献可能是显著的在变小。消费这个发动机还没有点燃,如果投资不能维持在一定水平上,那么经济会有下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尽管货币政策很紧,但是对物价下行的体现并不是很大,充分说明中国物价上涨并不完全是由于货币因素形成的。大家知道现在MR已经下降到12%左右,而正常水平是15%―17%,物价尽管有所下滑,但是并没有下滑那么快。这说明除了货币因素以外我们还有别的因素,第一个今年以来大宗原材料的变动对中国的价格冲击是非常大的,除了石油还有粮食。如果说这个价格的冲击可能是一次性的,另外成本在发生作用,就是劳动力成本在上升。跟劳动相关的产品价格都在持续提高,这两个因素靠货币政策是不能消除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明年的经济走势和经济政策有一个合理的推测,就是为了应对经济下滑的落差过大,特别是G20峰会又提出要维持强劲增长,中国对世界经济起着很大的作用,那么维持中国经济增长就至关重要了。

  一定要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只能通过财政的扩张来支持投资的扩张。大家特别讨论到中国的房地产部门,我们知道中国投资,一个是出口部门一个是房地产部门,出口的话,世界形势不太好,今年广交会的订单就不太理想。另一方面房地产积压也比较严重,这很可能对明年的投资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影响,而房地产部门又是整个经济部门中关联链条最长的一个部门,上到水泥、钢材,下到床上用品,维持房地产这一块就很重要了。民间不愿意投,政府就投,于是保障房建设会加速,它是在维持一定的投资规模。那么在这个基础上财政政策肯定是积极的,而且会在积极的基础上更偏积极一点,与此同时货币政策是稳健的。我们看到货币政策尽管抽紧了,对物价下行的贡献不大,但是你放松了对物价上行的贡献很大,那这就必须得稳健了。只不过在稳健的过程中考虑了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在一个过程之中,需要做一些稍微的微调,昨天中央银行宣布准备金率下调5%,这个宽松化我们认为并不是一个政策的专项,货币政策依然是稳健的。因为如果方向转变,物价形势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所以从明年的情况估计,我们认为CPI全年维持在5.3左右,明年政策总体结构条件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长将比2011年有所返还,GDP在8.8左右,CPI在4%左右。2012年我们认为宏观经济的总基调是保持不变的,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有部分微调。与此同时可能利率市场化,货币自由化会大大加速,这为中国经济会营造一个比较良好的环境,特别对民营经济提供一个很好的土壤,以上是我们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判断,谢谢大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