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无租金单车骑行一年掉链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1 08:24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无租金单车骑行一年掉链子

  图:不少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面临无车可借的困境

  ■鹏 程本报记者 吴采平 文/摄

  作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政府2011年“十件实事”之一,投资上千万元的江夏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自去年4月28日诞生起,一度广受欢迎和好评,然而近日有市民反映,江夏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目前已名存实亡,陷入瘫痪境地。不到一年的时间,为何遭遇冷热两重天呢?近日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调查

  无车可借

  

  据了解,为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2011年4月,江夏区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建立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该区联合武汉为民自行车管理有限公司,共设了69个站点,投入自行车达1200辆,总投资1000多万元,市民交纳200元押金即可办理诚信租车卡,享受免费租车服务。正式运营后,江夏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受到武汉市市委、市政府的好评,省内各地市州政府部门也前来考察取经。然而,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发现,目前该系统已陷入了服务站点设施损坏严重,基本无车可借的境地。

  5月4日,记者来到江夏区江夏一中附近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时看到,现场没有人看车,并排的24个停车桩上,只孤零零地停靠了两辆车。记者在该处等候了40余分钟,也没见到一个人来借车还车。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以前这个站点非常热闹,自行车九成以上都被学生借用了。

  纸坊火车站门前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内也没有看车人和自行车的踪影。记者仔细地数了一下,该点共设置有28个车桩,仅两个车桩完好无损,其他的车桩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两个车桩甚至被人连根拔起。

  江夏区邮政局门前的服务点内只有两辆自行车,其中一辆自行车龙头被折断,根本无法使用。

  在江夏区最为繁华的兴新街,记者看到建设银行门前的服务点内只有一辆公共自行车可以租借。相隔不远的还有两个服务点,也只有两辆自行车可供租借。

  连日来,记者先后走访数十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发现的情况与上述情况类似。“现在,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几乎瘫痪了。市民无车可借,当然要退卡了!”武汉为民自行车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波坦言。武汉为民自行车管理有限公司是江夏区公共自行车的建设和管理单位,5月5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该公司,刚进门就见到一位中年妇女要求办理诚信卡退卡手续。

  王波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开始,服务中心出现了退卡潮,至今已有1000余人退卡。目前,市面上能够租用的自行车只有200辆左右,市民确实是无车可借。

  说起当年办卡时的热闹,王波显得很无奈。他称,去年租车服务一推出,成为江夏区市民关注的焦点,人们纷纷前来办卡,会员人数很快就达到近7000人。很快,红色的公共自行车便穿行于大街小巷,成为该区的一道风景。

  “公共自行车确实曾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至少我每天可以省下10余元打车费,可是没过多久,租车就越来越困难了,现在都基本租不到车了。”居民姚女士对记者说。

  原因

  入不敷出

  

  据悉,江夏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实行的是“政府补偿、资源配置、企业运作”的模式。

  记者在武汉为民自行车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的一份去年5月与江夏区城市管理局签订的协议书上看到,这份名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项目协议书”里,江夏区城市管理局是甲方,武汉为民自行车管理有限公司为乙方。协议称,因该项目前期建设投资大,后期运营成本高,甲方将给予乙方补贴和支持,乙方每建一个站点,甲方一次性财政补贴人民币5万元,每投放一辆自行车,补贴人民币50元。

  除政府先期补贴310万元外,协议中还约定“将项目实施范围内的路灯杆广告牌设置和广告发布权配置给乙方”。这意味着该区17条街道的1300多个路灯杆,都将交给该公司进行广告发布,通过收取广告费来维持运营。

  王波向记者介绍说,随着城市改造的需要,江夏纸坊大街、武昌大道、江夏大道、文华大道等6条主干道的路灯杆不再允许悬挂路灯牌广告。一些已经谈好的广告项目也不得已而终止,装好的广告最后也被强拆下来。主干道不能做广告,次干道的广告效益又很差,所以这一年来,广告费只收了30万元左右,与预想中差别太大。“由于缺少运营资金,自行车及停车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也就无法坚持下去了”。

  采访中,武汉市江夏区副区长范礼奎向记者表示,因为在城市改造过程中,6条主干道路灯杆不再允许悬挂广告牌,导致企业运作资金出现了困难,区政府已就此召开了一系列专题会议,将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给予运营公司一定的财政补贴,同时要求运营公司尽快修好损坏的自行车及相关设施,保证各站点有车可借。此外,区政府还将组织力量对各种破坏、盗窃公共自行车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对策

  大力支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不少城市都推出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目前多数地方公共自行车运营尚未探索出可以盈利的模式,不少城市都在靠财政补贴维持。对于如何破解城市公共自行车经营模式困境,武汉大学社会问题专家尚重生副教授认为,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这件事,企业是市场行为,政府是公益行为,怎样找到两者的均衡点,是未来公共自行车发展的关键。

  武汉市政府参事、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郑友德建议,为保证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可持续运转,政府必须更多地参与其中,不仅仅是在资金上扶持,还需将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支持,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等。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崇顺提出,公共自行车要获得长久发展,关键在于政府、企业和市民要形成合力。政府要从资金、管理和法律制度上提供支持;自行车运营企业应认真总结经验,迅速堵住管理漏洞,真正走现代化精细化管理之路;市民在制度约束下要形成爱车惜车的习惯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