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对“家庭学校”不妨宽容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8 00:59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盛 会

  近日,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张乔峰在网上发帖,介绍近一年来他让7岁的儿子退学、自己在家教育孩子的体验和总结,并称将筹办“北京龙学园——美式家庭学校”,招募和儿子同龄的学生。该帖引发网友热议,教育专家指出,家庭自主教育更能体现孩子的性格个性,但家长不能盲目,而且家庭自主教育与目前的义务教育法相违背,并不合法(据6月4日《新京报》报道)。

  “家庭学校”,顾名思义就是指适龄儿童不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主要由家长在家中教育孩子,完成初等教育的方式。据了解,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家庭学校”已经得到了法律的许可。比如在美国,从“家庭学校”出来的孩子虽然拿不到正规学校的文凭,但可以凭借全美大学入学考试SAT(相当于中国的高考)的成绩获得大多数高等学校的承认。

  在我国,“家庭学校”的出现要追溯到风行中国近2500年的私塾教育。中国古代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堂里。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私塾才基本在社会上绝迹。近年来,随着一些家长因不满于学校的应试教育,让孩子“在家上学”的现象屡被媒体聚焦。自办“家庭学校”让孩子在家上学,无疑是与现行义务教育法相抵触的,但种种风险却并没能阻止越来越多家长尝试。对此,舆论褒贬莫衷一是。支持者认为,应当参考国外做法,以立法的形式对“家庭学校”予以许可与规范。反对者觉得,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学校”与学校教育目前来看并不相通,孩子“在家上学”一旦遇到迈不过去的“坎”,会给孩子一生留下遗憾。

  笔者以为,这些争论固然都有其道理,但不管哪种教育方式都不可能是天生就完美无缺的。尤其是现代的学校教育,它有时甚至要靠牺牲一部分不适应它的人来成全另一部分适应它的人取得教育上的成功,其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是一个个机器零件,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如何能让每一个学生都适用同一套教材、同一种教学方式、同一个教学进度?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家庭学校的出现,因为可以更加关注孩子的个性、天赋和兴趣点,也许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对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冲击,并促进现代学校教育不断完善而创新发展。因此,对“家庭学校”,我们不妨持宽容态度,允许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外,接受家庭教育。当然,前提是必须对“家庭学校”进行明确界定,对父母的教学资格、在家上学的质量监督等进行明确,避免由此催生非法办学和适龄儿童辍学。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