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明胶门祸及医药业 事后监管体制再遭考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8 22:07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武文静报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老酸奶、果冻的“明胶门”风波尚未平息,近日又曝出修正药业等知名药企胶囊用皮革废料生产的明胶作原料。事实上,近年来频频爆发的食品、药品等安全事件,不断地挑战着公众的心理底线。专家指出,在目前相关标准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事后完善机制会长期存在。但事后监管存在诸多弊端,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使食品药品安全从事后追惩向事前风险预防转型。

  知名药企身陷“明胶门”

  从食品到药品,“明胶门”事件不断升级扩散。在全国有名的胶囊之乡浙江省新昌县儒岙镇,胶囊出厂价差别很大,一些不法厂商使用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来生产药用胶囊。

  “从大方向上来看,‘明胶门’事件被曝出是个好事。对于食品药品安全,大家从不清楚到越来越关注,食品药品也会比以前越来越安全。但很多企业也会深受其害,比如之前的‘毒奶粉’事件给整个乳业带来重创,‘明胶门’事件后药品行业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黄海龙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多出现在一些作坊式的小企业,而如今一些知名大型企业也频频“失守”。此次“明胶门”事件中,由不合格明胶制成的“毒胶囊”的买主,除了一些无良小药厂,更不乏大型知名企业的身影,如海外制药、修正药业等。

  “如果老酸奶和果冻有问题,老百姓选择可以不吃。但如果用来治病的药出了问题,而且还是很知名的药企生产的,那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家住北京西城区小市口胡同的李洁女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食品药品质量问题之所以被深切关注,是因为它涉及每个人,而且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黄海龙表示,对于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表面上大家都会认为是不法商人为了谋取利润。从深层次来看,实际上是食品药品管理从标准到监督管理再到信息交流反馈的一种缺失。

  由“事后监管”转向“事前预防”

  近年来,中央对于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一直保持高度重视。但遗憾的是,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相关安全问题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些年不断爆发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中,大多是问题爆发之后才去完善制度,属于事后完善机制。”黄海龙说。

  从监管制度来看,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管过于依赖事前审批和事后监管的行政化手段,并没有建立起适用于市场化运作下的风险管理制度,诸如风险预警、信息披露等重要内容,都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

  “在目前这种标准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事后完善机制会长期存在。”黄海龙表示。事实上,频频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等公共事件,在不断推进法律、执法体制等相关制度的完善,但这种事后监管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其最大的缺陷在于社会的进步总是在群体的损失中得以完成。

  “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标准,进一步强调监管关口前移,使食品药品安全从事后追惩向事前风险预防转型。”黄海龙建议。对于食品药品安全而言,首先应该有一个评价标准,当标准出台之后大家就会很清楚哪些方面需要监管。此外,相关标准也应该尽量细化;其次,加强标准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加大惩处处罚力度;最后,当一些食品药品安全事情发布成为一种公众事件之后,国家应该有专门的部门,安抚公众焦虑的情绪,不断完善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