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产值近千亿 2020年有望破万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6 15:38 来源: 中国网

  2011年《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指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成长迅速,“十一五”年产值接近千亿,2020年有望破万亿元

  2011年12月26日,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 “2011年《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发布会” 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以地理信息产业为主题,分析了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对策建议,并正式发布了2011年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1)》。

  蓝皮书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呈现生机蓬勃的新局面,产业发展登上新台阶,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期。

  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迅速增长。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现已粗具规模,并以每年不低于20%的速度持续增长。到“十一五”末,地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已近2万家,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年总产值接近1000亿元。

  测绘和地理信息应用工程服务成倍增长。除了金土、金盾、数字城市等国家大项目外,在电子政务、智能交通、移动位置服务以及信息化建设中,地理信息应用都受到了广泛关注。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突飞猛进。2010年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产业的产值约为500亿元左右,应用终端社会总持有数量接近1.3亿个,呈高速增长态势。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市场全年GPS容量达到908.3万套,同比增长117.8%。

  国产遥感卫星数据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中国已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数据,打破了遥感对地观测数据的出口记录。

  另外,从区域发展情况看,地理信息产业已遍布全国31个省区。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个城市2008年的地理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06亿元、172亿元、43亿元、35亿元。

  蓝皮书分析认为,作为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地理信息产业服务面广、前景广阔,加快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已成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而且,我国正处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迅速发展并相互融合,催生出新的产业门类,成为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同时,蓝皮书也指出,尽管产业发展迅速,但距离中央要求和社会期望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企业规模偏小、国际竞争力较弱,地理信息市场无序竞争等现象时有发生。

  蓝皮书认为,“十二五”是我国工业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必须从更高层次推动发展。

  首先,要大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尽快将产业做大。蓝皮书援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指出,到2020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总产值有望达10000亿元。为顺利实现此目标,有关部门应坚持“多扶持、少干预,多服务、少伸手”的原则,实行“放水养鱼”,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加强财政税收金融支持,完善政府采购中支持自主知识产权地理信息产品及服务的有关制度。二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对重点领域实行适度宽松的准入政策。三是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市场招投标、资产评估等质量保障体系。

  其次,要大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提升地理信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由大变强。

  最后,蓝皮书指出,目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把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政策支持、资源保障等方面都加大了工作力度,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发展壮大产业”将作为今后20年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

  (参见《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1)》,P11、1~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