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银行高管高薪酬与业绩不存在明显正向关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02:21 来源: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

  对于普通人来说,银行业盈利数量只是一个空洞的数字,银行从业人员的工资才是真正吸引眼球的话题。在这个问题上,银行所面临的舆论环境同样非常尴尬,因为银行职员工资确实较高。

  已经披露的上市银行2011年年报显示,去年赚得最多的银行从业人员是一位名叫理查德·杰克逊的外国人,年薪869万人民币,他现在担任深发展银行的行长,他的老板——深发展董事长肖遂宁的工资紧随其后,年薪745万元,排名第三的是深发展副行长胡跃飞,年薪579万元。

  记者粗略统计,去年上市银行薪酬排名前20位的年薪均超过了300万元,除了中行信贷风险总监詹伟坚,其他19位高薪人员都来自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上榜最多的是民生银行,该行的三位职工监事年薪也都在400万元左右。国有大行的高管年薪较股份制银行明显逊色,董事长、行长和副行长级别的年薪均在百万元左右。

  高管很富有,员工也不穷,银行2011年年报中的人均年薪有一定参考价值。数据显示,民生银行的股东仍是最为大方的,该行2011年人均年薪超过39万元;深发展高管年薪高企,该行人均年薪也有26.13万元。与高管们的薪酬格局类似,国有大行的平均年薪数据也普遍低于股份制银行,其中收入较高的建行人均薪酬也只有21.67万元,中行则为20.97万元。

  无论是高管还是普通员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薪酬水平都高于国有大行。据银行业内人士分析,这与股份制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和网点布局特点有关。银行业是人力资本高度集中的行业,在面对大银行的竞争压力时,股份制银行必须付出更高的薪酬才能吸引有能力的人才,以此增强竞争能力。股份制银行的网点多布局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平均薪酬水平普遍高于内地,同样会推高股份制银行的平均薪酬。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银行业的高薪现象呢?首先应当承认,虽然银行业的高薪看起来比较扎眼,但熟悉银行业务情况的人应该知道,银行从业人员不是“坐着拿钱”。银行业的情况是,整体存在垄断,行业内竞争激烈,尤其是在银行基层,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而且劳动强度极高,银行的薪酬水平并不比同样强度的其他行业要高出很多。

  其次需要从具体构成来分析银行薪酬是否合理的问题。与国外同行业不同,中国银行业的薪酬当中普遍不包括股权激励,这容易造成工资报酬短期化的现象。以银行高管为例,目前大多实行年薪制,一般由基本薪酬和奖励年薪两部分组成,其中奖励年薪通常与业绩目标挂钩。目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权激励计划尚未实施。2008年7月份,财政部专门下文,要求国有控股上市金融企业不得擅自设置股权激励。因此长期激励缺乏制度支持,必然带来工资报酬短期高企的现象。

  不管银行靠什么方式挣钱,中国银行业近年来在盈利能力方面已经全面超越了国际同行,但是薪酬水平的绝对数量还是与国际同行有明显差距,这在客观上会给中国的银行高管及从业人员带来心理落差,在缺乏长期股权激励措施的背景之下,会助长银行薪酬的增长。

  事实上,银行高管的高薪酬与银行业绩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以一家股份制银行为例,该行近年来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每股收益和利润总额均有较大的波动,但其薪资最高的三名高管平均收入却没有明显的变动,这说明高管薪酬与银行经济效益指标之间的联系不是非常紧密。

  由于长期政企不分,银行业的工资报酬存在重精神鼓励、轻物质刺激和重行政晋升、轻薪资回报的现象。随着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深入,在纠正过往不合理现象的同时,银行业薪资水平矫枉过正,又全面超过了社会平均水平。这种现象不仅带来社会不满,也引起了政府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银行高管高收入的现象会得到遏制。一位大行高管在2011年年报披露期间明确表态,对此可以接受。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