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房价上涨归咎于收入增长难获数据支持

2011年05月06日 18:52 来源:《理财周刊》

  近期,西南财经大学两位教授在一家中央级报纸上发表的一篇名为《居民收入增加是房价上涨的首要原因》的文章,把造成高房价的矛头指向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其观点本身和刊发的时间点等问题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那么,房价上涨能归咎于收入增长吗?

  《理财周刊》:

  房价上涨能归咎于收入增长吗

  文 本刊记者/邢力

  房价为什么会发了疯似的不停上涨?有人认为是央行货币滥发的必然结果,有人认为是由于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造成的,各种说法,莫衷一是。然而,在全国人民欢度“五一”之时,许多人惊讶地发现,原来房价上涨还可以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自己收入的不断增长直接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收入增加是首因?

  这一解释由西南财经大学的曾康霖、吕晖蓉两位教授提出。他们近日在一家中央级报纸上发表了联合署名的文章《居民收入增加是房价上涨的首要原因》。文章的主要观点有三:1.居民收入增加是房价上涨的首要原因;2.宽松的信贷政策是房价上涨的重要支撑;3.“土地财政”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对于宽松的信贷政策和“土地财政”问题对房价上涨的推动作用,各路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此前早已有过连篇累牍的阐述,如今读来并不新鲜。然而这两个关键原因到了这两位专家的笔下,则只能排名老二和老三,而比这两大原因更加重要的原因乃是居民收入的增长。换成更通俗的话说,许多老百姓抱怨买不起房,是因为老百姓自己的收入增长太快了,房价不得不跟着涨。这一观点着实把不少人给雷倒了。

  网友频频拍砖

  文章一经刊发,立刻在网上招来板砖无数,几乎没有人赞同如此“出位”的观点。有网友评论称:“教授其实是想告诉我们,既想涨工资,又不想涨房价,没门!所以涨价有理,别再指望房价下跌了。”还有的调侃说:“严重同意,不是说‘十二五’期间工资还要翻一番嘛,那房价会跌才见鬼了呢!”还有的说:“又是一个找借口和拍马屁的理论!完全是本末倒置。请专家们先弄清楚,到底是物价、房价先涨,还是收入先涨?到底谁涨得更快?到底是谁推动了谁?如果说房价高是居民收入增加造成的,那城市菜价过高是不是也是由于居民收入增加造成的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老百姓为什么还要抱怨物价高呢?”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唐钧更是气愤地表示:“恐怕中国的‘居民’没一个人事先会想到,居然还会有这样怪诞的‘经济学逻辑’——我自己抓住自己的头发,就可以把自己从海啸中拽上来了。”

  难获数据支持

  在言论自由的时代,专家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本身并没有问题,哪怕观点雷人,只要能自圆其说也无不可。只不过在发表学术观点时,应该严谨缜密,有扎实的市场调研和权威数据支撑。既然以“居民收入增加是房价上涨的首要原因”这一结论为标题,那起码应该把过去几年间居民收入增长和房价上涨的数据都拿来,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比较,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然而纵观《居民收入增加是房价上涨的首要原因》全文,全是作者的主观推导和结论,却连一个数据资料都没有。

  专家没有做的工作,我们不妨来“补全”一下。据国家统计局披露,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9元,比2005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年均实际增长9.7%。单从增速上看,城镇居民收入的确在快速增长,但这一增幅依然远远小于过去5年的房价涨幅。在过去5年间,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房价涨幅都远远超过了一倍以上,有些城市更是达到了4~5倍。

  更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口受到极大影响,一时之间,工厂倒闭不计其数,职工减薪频频上演,在这一居民收入不增反降的非常时期,房价却在2009年依然爆发出史上最强劲的一波上涨潮。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收入增长飙不过房价

  由此可见,现实情况应该是,在飙升的房价面前,居民收入的增长只是一种“绝对数增长”和“相对负增长”,记者身边的朋友普遍有类似的感受。

  上海人小夏对记者表示,2003年大学刚毕业时,工资只有1600元,但当时上海房价只有三四千元/平方米,首付6万元,贷款16万元已经能在上海内中环间买到一套60平方米的二室一厅,等于自己两个月工资就能买一平方米。如今自己工资虽然涨到了近5000元,但同样地段的房子,均价却都在25000元/平方米以上,要花5个多月的收入才能买一平方米。

  北京人小董也对记者表示,在自己工资还只有1300元的时候,北京三环内房价只有4000元/平方米左右,3个月的工资可买一平方米。现在她工资已达6000元,可三环内的房价已经达35000元/平方米了。显然,老百姓收入增长速度压根飙不过房价。

  事实上,不管专家怎么论证,老百姓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本账。五六年前自己的收入多少,自己所在城市的房价多少;现在自己的收入多少,自己所在城市的房价多少,老百姓对此肯定要比专家更加清楚。这也难怪绝大多数人对于这一结论的看法都是:“砖家在睁着眼说瞎话。”

  调控风向不会改变

  除了对两位专家的观点本身表示质疑外,文章刊发的媒体和时间点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首先,这一观点并非在普通媒体上发布,因此很多人会把这类文章的发表看成是调控风向转变的一种先兆;其次,其发布的时间点正处于调控敏感阶段,也像是与前不久地方政府面对中央房地产督查组时反复强调当地“房价不高”的举动相呼应,从而变相给中央调控施加压力。

  对此,知名房地产专家蔡为民认为,或许是媒体舆论导向要做一些调整,让老百姓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高房价问题,不要总是抱怨高房价。但是这一结论和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感受实在相差太远,所以恐怕很难服众。

  不过蔡为民也指出,老百姓不用担心这篇文章是在给调控转向吹风,因为就在“五一”期间,温总理在讲话中首次提到了“要把一些地区过高的房价降下来”,而此前他一直说的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两者有本质区别,因为此前的表态可以理解为房价不要那么快上涨,而这次是说房价要下降。这一表态是对目前社会上各种有关调控可能放松的传闻的最有力的回应。“温总理现在明确讲了要降房价,那以后地方政府就不能再讲‘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这对楼市调控是件好事。”他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