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恒安国际晋级恒指成份股 富士康国际巨亏被剔除

2011年06月03日 23:31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张朝晖 晋江报道

   在香港上市13年后,6月7日,恒安国际将正式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所占恒指比重约0.78%。在此之前,45只恒指成份股中,只有百丽国际和思捷环球以生活消费品产销为主业。

   同时入选恒指成份股的还有亚洲第三大保险商友邦保险,而富士康国际则将被剔除,恒指成份股数量也将由45只增至46只。5月12日,香港恒生指数公司公布了上述“指数检讨结果”。

  市值增长28.6倍

   跻身大牌港企、大型央企云集的恒指成份股,恒安国际首席执行官许连捷称此为恒安的又一“里程碑”。

   恒安国际于1998年联交所上市之前数年,产值一直徘徊在12亿元左右停滞不前,虽然资金充足,利润高企,一向思变的许连捷仍决定赴港上市,希望借上市这一外力完成经营管理的规范。

   许连捷的这一决定,为恒安国际13年持续的高速成长奠定了基石。

   1998年12月8日,恒安国际上市当天股价为2.8港元,市值约28亿港元,当年销售额13.1亿港元,利润2.86亿港元;截止到2011年5月31日,恒安国际股价在64港元左右,市值约800亿港元。与上市之初比较,股价增长23倍,市值增长28.6倍。

   2010年恒安国际实现销售134.32亿港元,较1998年增长10.3倍,利润24.38亿港元,较1998年成长8.5倍。

   恒安国际连续13年以净利润的60%至90%用于派息。

   正因如此,许连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恒安国际成为恒指成份股,标志着企业的业绩成长性、股价走势稳健性以及股本规模、成交量和市场趋向等多方面在香港股市具有代表性。

   事实上,在一连串耀眼数字的背后,是恒安国际不断实施的自主管理变革,而这种变革,又实际上是在上市公司这样的制度和组织架构上进行的。

   许连捷曾不止一次地感慨,若非已是上市公司,各方面有严格规范和约束,受1999年恒安副总裁吴世界一家被害案重创,恒安有可能早已不复存在。

   更重要的是,由于股权明晰,各项制度完善,企业经营运作透明,为恒安之后实施一系列管理变革奠定了基础。

   许连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总结说:“上市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两大好处,第一,通过上市可以推动企业的规范经营,因为企业最大的风险,其实是法律风险。当触犯了法律,要东山再起就很难。所以,围绕上市的要求,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第二,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当中需要资本,所以通过上市,可以到资本市场去融资,就不是单一地靠银行的贷款融资,这是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的好途径。”

   “恒安当时上市,首要的还不是为了融资,而是为了推动企业规范经营,推动企业长远健康发展。这是我们上市的第一理念。当然,上市融进来的资金对于企业后面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

  消费品企业成为蓝筹股

   在港股市场1500多家上市公司中,恒安国际是极少数成为蓝筹股的以生活消费品产销为主业的公司。

   据恒安相关人士介绍,2010年,高盛报告显示,恒安的业绩增长率、盈利能力和税前利润率三大指标在全球同行业名列第一。

   恒安国际2010年年报显示,恒安国际纸巾业务毛利率约37.3%,卫生巾业务整体毛利达62.5%,纸尿裤业务的毛利率约42.4%。

   据了解,至2010年12月31日,恒安国际纸巾业务总年产能为54万吨,在重庆设立新造纸生产基地后,今年第四季度将启用6万吨产能,至2011年年底,造纸产能将达到60万吨。

   恒安国际还计划于芜湖增建新造纸基地,至2012年,恒安国际将在重庆、芜湖及晋江分别增加6万吨、12万吨及12万吨产能,至2012年年底总年产能达到约90万吨。

   当问及近期高通胀压力及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扬背景下,恒安国际是否有提价计划时,许连捷表示,目前虽然原材料,包括人员的成本都大幅上涨,但恒安主要通过内部消化,也就是通过技术改进和管理升级,提升工艺和效率,来抵消成本上升,虽然对整体毛利仍有影响,“但我们认为,通过内部的努力和消化,还能够维持不提价。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提价计划。至于说什么时候要提价,目前并不知道。”

  富士康巨亏被剔除

   手机代工巨头富士康国际的被剔除,则是2010年的巨亏所致。

   富士康国际今年3月30日发布的财报显示,去年公司净利润亏损2.183亿美元,同比下降659%;2009年全年净收益3860万美元。这是富士康国际在香港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有不愿具名的熟知富士康集团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富士康国际的巨亏,根本原因在于其所代工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市场份额锐减,而市场份额剧增的苹果iphone、ipad的制造,并不在富士康国际,而是属于富士康科技集团的业务;而且因为此消彼长的原因,富士康国际的生产资源、人力资源正在向为苹果代工的富士康科技集团转移。

   对于富士康国际跌出恒指成份股,许连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予置评。他说,是否成为恒指成份股,有一个非常完整、健全的机制,“成为恒指成份股不容易,但要长期成为成份股,对恒安而言更不容易;这需要恒安更加努力,不断变革。”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