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万科继续瘦身 半年内三位高管离职

2011年06月10日 23:02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海春 杨雅琴 上海、深圳报道

   6月8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副总裁、上海区域总经理刘爱明离职。

   在结束了万科9年之恋后,刘爱明表示:“离开并不是因为不满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刘爱明可能会到重庆一家房产公司任职,开始新的职业生涯。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万科已有三位核心高管人物先后离开了万科。

  告别9年之恋

   6月8日,万科发布刘爱明离职公告,万科上海区域经理将由张海接任。

   这位由万科在2002年的“海盗行动”中从中海地产挖来的核心人士,告别了与万科的9年之恋。

   刘爱明2002年进入万科之前,曾为中海地产深圳总经理;加盟万科后主管万科华北区域业务。2005年丁长峰由上海调至华北后,刘爱明接任上海区域总经理。

   “刘爱明和丁长峰均为业内的职业经理人,两人都有非常深厚的工作背景和管理能力。刘爱明接任上海区域总经理后,万科在上海的业务得到了很大突破。刘很注意梳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而万科此后在上海通过拍卖及合作的方式也拿到了不少优质的项目。此外,刘爱明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区域市场的拓展上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世联地产一位高层向记者表示。

   对万科上海区域总经理此时离职,有业内人士猜测与上海的业绩下降有关。万科上海区域在2010年曾经在公司中风光无限。万科2010年年报显示,按区域划分,以长三角为核心的上海区域2010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91.8亿元,占集团业务的38.35%,位居万科四大区域之首。

   然而,万科2011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区域实现销售金额88.6亿元,而深圳区域的销售金额达98.4亿元,北京区域的销售金额达107.9亿元;不过,对此说法万科方面却表示了否认。“这与业绩没有关系,是刘总个人的选择。”万科方面表示。

   上海一家房企中层人员向记者透露:“人员离开万科其实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万科基层和中层的人员流动性是比较大的。可能这与他们工作压力较大有一定关系。在万科工作的普通员工,很容易因为其它公司的高薪而离职。但刘爱明的离职和普通员工不一样,他离职恐怕和薪酬的关系并不大。”

  万科180瘦身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万科已有三位核心高管人物先后离开了万科。

   今年1月28日万科公告称,公司执行副总裁徐洪舸辞职,副总裁、建筑研究中心总经理肖楠也同时离职。

   对于高管的离职,在6月8日的媒体沟通会上,万科总裁郁亮表示,万科的人员流动率在8%左右,行业平均在15%左右,万科整个的流动率只是行业一半水平。

   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万科高管的变动,与万科向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及“瘦身计划”有一定关系。

   中原地产研究部经理刘渊告诉记者,如果仔细研究万科2010年的增长规模,可以发现万科新开工的增速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值。而支撑万科高速增长的,正是万科从2008年开始大规模地向二三线城市扩展。“万科在几年前只在20多个城市有项目,而2010年万科已经进入了46个城市,项目数量超过100多个。”

   记者从一家房产代理公司的高管处了解到,万科在上海区域实行的是“三级管理”:即总部管理、区域管理和城市管理。

   “区域管理负责该区域几个城市项目的投资、开发销售;而各城市的公司则侧重于具体项目的开发建设。总部则对区域和城市实行阶段化指导和管理。而作为区域经理,正是衔接城市与总部之间的重要纽带。”这位高管表示。

   而对于万科的区域公司和一线公司职责的划分,郁亮表示:“万科的区域不是公司,总部面对一线、面对市场及时的变化,有一个派出机构能及时应对这个变化,他代表总部来对所在区域一线公司承担总部部分管理职能。区域扮演的角色更多是教练加顾问。”

   对万科半年内出现三位高管人事变动,乘星行机构总经理李骁向记者指出:“在未来二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大型房企会加大在三线和四线城市的布局。万科也是这样。这与过去以一线城市为业务中心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这也使得像万科这样大型房企工作的开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高管和公司发展方向及日常工作中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并极有可能发生高管人员变动的现象。”

   而这种转变,较为明显的一个方面是万科的“瘦身计划”。

   “从去年开始总部有一个180计划,总部将减少约40%的人员。总部瘦身后,我们把更多管理职能往区域、一线转移,总部更多承担战略未来发展职能。所以万科这几年都在不断变化过程中,我们区域本部职责也在不断修整。”郁亮表示,他相信未来区域本部承担的管理职责比今天更多一些。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