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1日 08:04 来源:南方日报
日前,马云再次在网上声明,当时央行曾多次要求企业出函确认企业是否存在协议控制,并且多次沟通后了解到央行对此事态度强硬。最近,火开始烧到了企业身上,一条微博(http://weibo.com)掀起了大家对支付宝事件的重新审视和行业性的支付牌照资质的质疑风暴。
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上周通过微博发布了以下信息,“据可靠消息,腾讯财付通的牌照已经收回给央行深圳分行,央行责令腾讯整改,六个月内解除协议控制。”财付通媒体公关在随后的十几分钟内马上向记者对事件进行了澄清,指牌照未被收回,亦未收到整改要求。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协议控制普遍存在,资质不符?
一场风波把业界“协议控制”的敏感信息放到了桌面上。不少市场人士开始对目前已经获得央行牌照的27家支付企业中部分企业的资质质疑。还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大部分的支付企业都多少有外资背景,存在的外资“协议控制”,而这并不符合央行发放牌照的要求。
对于央行的申请牌照的规定,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写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且为非金融机构法人”此外,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艾瑞咨询分析师胡媛媛分析表示,“协议控制”没有明确写在管理办法里,但实际应该是对内资绝对控股有要求的。
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在微博中指出“就我知道的国内所有拿到融资的互联网企业,包括上市和未上市的,全部是VIE(协议控制)结构,包括京东商城。”
所谓的“协议控制”是指由于互联网业务(即电信增值业务)是禁止外资进入的,因而离岸公司(被视作外资方)将无法收购境内的经营实体。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律师设计出了“协议控制”模式。即:境外离岸公司不直接收购境内经营实体,而是在境内投资设立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为国内经营实体企业提供垄断性咨询、管理等服务。
央行约谈?后续动作引人关注
事情并没有那么快结束。6月17日,微博上又有匿名消息传出:“一家支付企业知情人士透露,央行已给多家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发函,因支付宝股权转移事件,要求各家企业对于是否存在外资直接或间接控股作出明确说明。财付通负责人被央行点名须进京说明。收到央行函件的一批第三方企业负责人已经赴京与央行开会讨论。”
有媒体引用央行内部人士的话称,“央行不可能主动要求企业清理协议控制。更可能的情况,是企业主动向央行有关人员问询,如果协议控股造成了外资实质性控股,就要报国务院批准,但不代表没有牌照不能运营。”还有消息指出,当时央行要求支付宝申报是否有外资实质性控制,并不意味着“非法经营的定性”,而是如果有外资实质性控制,要走国务院审批的通道。
央行至今并未正式公开回应此事。不过,央行的政策尺子究竟如何摆,将决定未来这些外资背景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命运。
“其实现在算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情形。基本上大部分初期获得风投的网络支付企业都会涉及到协议控制,但是央行牌照又已经发出了,如果央行真的对协议控制严格限制,那么对行业的影响会非常大。我们估计最后可能会是一个折衷的方案。”艾瑞咨询分析师胡媛媛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
“影响最大的是已经上市的公司,对于我们这些尚未上市的企业其实影响几乎是没有的,因为可以通过一些商业性的安排来解决,但是上市企业由于所有的协议都已经签好了公示,还要对广大的股东进行说明,会面临一个比较困难的情况。”某家已经拿到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内部人士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