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行把握货币政策稳定性 专家解读为力度缓和

2011年07月04日 20:49 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7月4日消息,今日央行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情况,措辞由一季度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转为把握“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并强调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对此专家解读为货币政策的基调不改但力度和频率趋于放缓。

  在今年第一季度例会上,货币政策委员会对货币政策的意见是,“认真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在这样的指导下,2011年上半年,央行两次上调基准利率,连续进行了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然而在在最近召开的二季度例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认为,目前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但通胀压力仍然处在高位。会议强调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

  央行新闻通稿的措辞中,将政策稳定性放在了首位,同时动词也变为“把握”这一更加中性和灵活的措辞,凸显了目前宏观经济的复杂和多变。事实上,自去年底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后,央行就一直延续着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的说法,而此次“稳定性”是今年首次出现。

  申银万国高级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分析认为,稳定性首先指在强调通胀仍在冲高过程中,有必要延续“防通胀、保增长”的政策基调;但目前经济增速放缓、货币增速已经适中,需要把握政策节奏适应宏观经济和通胀变化,不宜采取更大力度的调控,过犹不及。

  “也就是下半年调控的力度缓和,加息以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率下降。”李慧勇对新浪财经表示。

  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也表示,央行货币政策略在操作中略有变化。意味着信贷总量将微调放松,利率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将走到前台。

  而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则不认为可以从字面措辞上洞悉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动。她对稳定性的理解是维持此前货币政策的效果,这意味着政策将“走着观察”,如果接下来没有大规模外汇占款,那么存款准备金率将稳定在21.5%的现有水平。但是如果有大规模外汇涌入或其变化,央行的政策是灵活的。

  此前,已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由收紧转为中性,调控力度将比上半年放缓。观点认为7月面临加息一次,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李慧勇认为,下半年还可能加息2次,同时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频率将降低。(洁琳 发自北京)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