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会:艰难重建公信的7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5 23:00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记者 岳巍 实习记者 葛夏 北京报道
7月31日下午3点,红十字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终于在秘书长王汝鹏于7月4日公开承诺的“月底前”上线,旨在打造“公开透明”形象,挽回严重受损的行业声誉,重塑红十字会形象的这一信息公开平台,非但未如红十字会所愿让舆论的批判稍歇,反而激起了更大的质疑。
在上线仅1小时后,便有关注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的网友发现,该信息平台首先并且是唯一发布的青海玉树地震捐赠收支和资助使用的有关情况中,在3月30日便有名为“刘德华”的人士捐款20万元,3月31日,“黄晓明”与“章子怡”也各捐款20万元,3月29日,“杨千嬅”捐款10万元。而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在2010年4月14日,也就是说,按照该信息平台公布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断,早在地震发生半个月之前,就有人预测到地震并已经为半个月之后将要发生的灾难捐赠善款。这是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上线后受到的首项质疑。
几乎是第一时间,红十字会方面相关人士出面解释,“通过该平台可查询到的信息是自2010年1月11日以来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的信息,即不仅仅是青海玉树地震的捐赠信息和援助项目信息。”
尽管从逻辑上讲,这个难以解释的情况并不能证明这一信息平台发布的捐款数额虚假,但是至少说明红十字会的这一信息平台的粗制滥造。
王汝鹏说,平台本来计划下半年上线,大家看到的是加班加点提前上线的平台。信息发布平台中海量的捐赠数据需重新整理、录入、核对,难免出现疏漏,而且发布平台还不完善。但是信息平台上公布了咨询电话,红会表示愿意接受意见和建议。中国红十字会在通过郭美美事件引发的巨大信任危机之后,王汝鹏表示,下一步除完善信息平台以外,还要改进机制,拟建社会监督委员会和项目监督委员会。
有媒体记者在信息平台中实验性查询李连杰的捐赠信息,7月份31个人的捐赠数据中显示,与李连杰相关的三项信息分别是李连杰壹基金,玉树赈灾2010年4月22日捐赠230元,李连杰本人4月23日捐赠了300元,壹基金紧急计划4月30日捐赠了400元。这不到一千元的捐款使得李连杰与壹基金在短时间内饱受揶揄,但是对照壹基金的工作小结,玉树地震发生以后,截至2010年4月22日,壹基金在青海玉树震区捐赠物资的金额超过了200万。深圳壹基金对外界澄清称壹基金的捐款“肯定不是这么少,红十字会公布的数据有严重问题,具体数额要以壹基金官网公布的为准”。公众注意到,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成立之前,该组织是挂靠在红十字会之下独立运作的基金会,而非需要将善款统一转给红十字会的“中转机构”,因而含有“壹基金”三字的捐赠人,有可能是在捐款时主动提出将款项转到“壹基金”名下的普通捐款者。
随后,几乎每天红十字会这一信息发布平台都会遭遇新的质疑,由对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具体内容的质疑转向对平台所公布的善款具体使用情况的质疑。
8月2日,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微博(http://weibo.com)质疑“玉树地震后所建卫生院的平均建筑成本预算差距过大、部分学校和卫生院建设周期较短,能否保证建筑质量”。
该会计师事务所认为玉树震后所建卫生院建筑成本的预算“跨度”很大,最高的超过1.3万元/平方米,最低的不到2600元/平方米,相差超万元。“每户民房平均建筑成本为16.68万元;卫生院平均预算建筑成本为5324元/平方米,最高为13524元/平方米,最低为2536元/平方米;学校平均预算建筑成本为3792元/平方米,最高为5726元/平方米,最低为1407元/平方米。”
该事务所提请公众关注,部分学校和卫生院建设周期较短,建筑质量能否保证?接近一半建筑物未披露承建商、开始时间及预计完工时间信息,也无相关照片;另外,民房、卫生院平均预算建筑成本相差较悬殊,且与当地房产价格相差较大。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项质疑相对于首日的直观质疑显得颇具技术性,在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的项目查询一项中发现,该项指控确实存在,卫生院的建筑成本确实相差较大,最高的是杂多县妇幼保健院,最低的是治多县妇幼保健院,后者相当于前者的1/5,两者相差10988元。
当晚,红会澄清,青海玉树震后援建工作全部由国务院部署规划,青海省具体实施,红十字会只负责提供善款,并不能决定建筑造价。红会方面进一步解释,信息平台所报的建筑成本预算不仅包括土建,还包括附属设施、装备、医疗设备等。差价大,主要是由于不同条件的医院配备的医疗设备不同,价格成本差距较大。
红会方面针对公众质疑部分卫生院平均建筑成本预算与当地房产价格相差较大的问题解释说,主要是由于青海地处高原,条件较为艰苦,所有物资需要从外部运入,建筑成本包括人工都相对较高。
尽管红十字会不断发表声明澄清网民的疑点,但这并没有降低民众质疑的情绪,舆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并不是民众吹毛求疵地抓住红十字会不放,而是之前一系列的事件已经大幅降低了红会在民众心目中的诚信度,也正是因为这样,民众现在才会用显微镜似的态度紧盯红会,也随之产生了连篇的质疑。民众普遍认为我国的慈善事业长期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善款运作不透明等问题愈演愈烈,才会造成今日红十字会成为众矢之的的局面,由此也可以看出,红会公信之路的建立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并不可能通过一个信息公开平台就得到解决,红会公信力的重建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