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办改头换面裁而未撤 地方政府被曝潜伏运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9 04:18 来源: 新京报国办去年1月29日发文明确:县级驻京办及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驻京办一律撤销,严禁在京设立新的办事机构。11月9日,625家被撤驻京办名录公布。然而,撤销令发布一年之后,地方政府驻京办改头换面,依旧在京“潜伏行动”。
为何令行不止?专家分析,因为地方政府设驻京办的诉求没变:拿项目跑拨款、招商引资,还有接访维稳任务。地方政府违规私设驻京办,根源在于行政审批制度以及接访劝返机制,“关键问题还是惩戒不到位,违规成本低。”
没有合法身份,不挂驻京办招牌,到今年9月,这样的日子湖南某县“驻京办”负责人张海(化名)已经过了一年多。但他并没觉得有什么两样,“唯一的遗憾就是,如果没裁撤令,还允许挂驻京办这块招牌,拨的办公经费应该会多一点,就不会像中秋节这样,想搞个同乡联谊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张海所说的裁撤令,是去年1月29日国办发布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驻京办的意见》。其中明确,在意见下发后6个月内,撤销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等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撤销县、县级市、旗、市辖区政府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撤销驻京办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和任何形式在京设立新的办事机构,或者派驻人员以驻京办事机构名义开展活动。
11月9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布2010年625家被撤销驻京办名录。张海所在的县也在名录之列,但驻京办改头换面,至今依旧在北京活动。
与他们一样,目前被令裁撤的驻京办,大多或“改名换姓”,或穿上招商引资和酒店“马甲”,在京潜伏下来。
改头换面:“潜伏”与“半潜伏”生存
裁撤令刚发布时,2005年起就担任县驻京办主任的张海一度很紧张。与1962年、1966年、2006年前三次整顿相比,去年无疑是声势最大的一次,几乎贯穿全年。
“没戏唱了”,张海一度这样认为,并准备撤回老家。然而,观望一阵之后留下来了,“驻京办”改成了“在京工作人员服务联络中心”,在京虽未登记,但在老家已经注册。所以,他还是县政府外派机构负责人,“跟以前一样,仍享受正科级待遇,编制在县办公室,工资照发,在京活动经费每年两万。”
张海所在的地级市,下辖7个县(县级市)。据他讲,除1个县未设驻京办,其余均采用了改名换姓、异地注册模式在京“潜伏”。
他并不担心被发现取缔,因为办公地点多是民宅,或者干脆寄居在老乡的公司或家里,“不挂牌,不对外公开身份,甚至不印名片。除了熟人,想找到我们可不容易”。
类似情形在湖南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同在裁撤名单中的长沙县,目前其政府官网“部门单位”一栏中,驻北京联络处,与县规划局、县旅游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并列。9月6日,该县政府办政务值班室一工作人员在电话中确认,目前“驻京办”仍旧有人在北京。
不挂牌“全潜伏”,并非张海所在县的“专利”。安徽舒城县驻京招商联络处同样藏身居民小区——海淀区翠微南里。
“舒城县驻北京联络处?没听说过”,虽然二楼就是联络处的办公地点,可一楼居民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邻居”。9月15日,记者拨通其办公电话,二楼一扇敞开的窗户,传出铃声,“找哪位?有什么事吗?”接线男士有些谨慎,并未直接回答“是否是舒城县驻北京联络处的工作人员”的问题,听说是要了解当地旅游方面的招商引资条件,才邀请记者上楼。
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开间,中间一排铁皮柜隔出办公室、卧室两个区域。简陋的屋内只有一张一米多长的办公桌,还摆了一张大床,“我们主要工作是招商引资,同时也负责接访和维稳,以及来京人员接待”,该工作人员表示,虽是当地招商局的外派机构,长期在京工作人员不过两三人,可工作内容与以往的驻京办区别不大。
与这种不挂牌“全潜伏”相比,同样在裁撤名单之列的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驻京办”,可以说是相对高调的“半潜伏”。东城区分司厅胡同17号院门前的指路牌,清晰标明了其驻北京联络处的地点——分别位于院内的2号楼、3号楼。
9月14日,记者按图索骥,经小区物业指点,湖南省教育厅北京联络处的准确办公地点才“浮出水面”——一套位于其标示地点地下二层、面向地下车库的两居室地下室,“我们这里是湖南教育厅的联络处,国土资源厅的北京联络处在旁边的2号楼”,屋内一名男性工作人员说。
“伊川县政府驻北京联络处-6区10号楼”,丰台区总部基地的指路牌,也明示了河南省伊川县“驻京办”的所在地。9月8日,三四名小伙子在屋内忙碌,称正在搬家,“驻京办撤了,明后天就不在这儿办公了”。可是16日下午,该联络处依然原址“办公”,负责接待的女孩自称是服务员,说整个联络处只剩她一人,负责人不在北京。
“借壳”运作:酒店还是驻京办?
对外挂出“黄河京都大酒店”招牌,看上去跟驻京办丝毫不沾边。可运城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网站,却透露了这个酒店的“秘密”——625家被裁撤名录中的山西运城市政府驻京办正位于此。而且,网址(http://www.yczjb.com)也正是“运城驻京办”的拼音缩写。
9月18日,记者登录该网站,首页刊登驻京联络处主任屈文玉的照片,并附有其发表于2011年元月的致辞。对于联络处主要职能,表述为“是运城市政府派出联络机构,属正县级事业单位建制”。
联络处主要任务包括:代表运城市委、市政府与中央各有关单位、国务院各部委和北京市的有关部门、企业进行联系、汇报工作;收集、整理有利于运城市政治、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信息,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传递;维护首都的稳定,积极协助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做好运城市来京上访人员的接收和联送工作;做好运城来京公务人员的接待服务等。
而屈文玉的另一身份为黄河京都酒店管理(投资)集团的执行董事、总经理。到底是酒店,还是驻京联络处?对此,前台服务员的答复前后矛盾,接听电话时明确表示,酒店就是驻京联络处。
可9月15日,记者前往所在地东城区夕照寺中街29号实地采访时,却改称“驻京办早撤了,这里只是酒店”。但三楼一名管理人员打扮的女孩表示,酒店就是驻京办,“找谁?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说,我负责联系”。
9月16日,记者先后致电运城市政府、市委的值班电话,双方均称,不清楚驻京联络处和黄河京都大酒店的关系。市政府工作人员告知记者,该问题应采访市委值班室,而市委值班室工作人员则说,驻京联络处事项,还是市政府负责。
接访维稳:违规私设驻京办主因
摘掉驻京办招牌,改头换面或者潜伏运作的驻京机构,在京还有多少?“准确数据很难估量”,一名曾与北京驻京机构商务协会合作多年、熟谙京城驻京办全貌的业内人士表示,仅基于625家裁撤目录,目前的现状已证实了去年“裁撤令”发布时专家们的忧虑:治标没治本,生存土壤还在,驻京办“名亡实存”。
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满足接访和维稳需求,是被撤驻京办千辛万苦潜伏的主要原因,“2003年收容遣送制度取消后,各地开始向北京派驻接访人员。驻京办裁撤了,可各地仍有接访职责和任务,因此还得变着花样在京设立办事机构”。
张海所在县的“在京工作人员服务联络中心”,在编人员3人,其中一人专职负责接访和维稳工作,其上班则蹲守在该县所属地级市位于北京西站附近租赁的办公点。
去年3月,裁撤驻京办的风声渐紧,湖南娄底市驻京办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也曾算过接访账,该项工作占据了驻京办的绝大多数精力,尤其是每年两会、国庆,一旦接访人多,5名在编人员忙不过来,只得拉来家属做“义工”。
陕西一地级市下辖十几个县的驻京办虽已全部取消,但每县抽出了1名人员,组成近30人团队,分为两拨,3个月轮次岗,驻京专门负责接访。
9月16日,根据规定合法保留下来的该市驻京办负责人对记者说,尽管如此,有时仍忙不过来,不得不雇保安公司“协助”接访,所以人力高额投入只是一方面,更为紧迫的问题是“亏本”,去年接访资金保守估计也达三百多万,远高于市驻京办的财政拨款,“这么多钱,市里和县里各自负担一部分,只能这样”。
今年8月媒体披露的“榆林驻京办雇人截访”事件,更是曝出了“黑监狱”丑闻。
利益驱动:招商引资与跑项目拨款
张海的工作压力,主要是招商引资,“每年需要完成两个百八万元左右的项目,完不成扣工资,县里非常重视招商引资成果,因为这决定着GDP,北京又是招商引资的全国性大平台,所以压力很大”。
625家被裁撤驻京机构名录中,县、市(县级市)级别的驻京办事机构达374家。“只要设了驻外招商引资联络处,首先就是北京和上海”,张海说。
地级市驻京办通过审批可以保留,县级驻京办一律撤销,这是驻京办裁撤的“基本原则”。但去年625家裁撤名录公布后,又有一些不在名录中的县、市(县级市),在京新设了招商引资联络处。
今年4月9日,贵州石阡县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了驻北京招商引资联络处授牌仪式;四川仁寿县招商引资局也在今年5月前,设立了驻北京联络处,其县政府负责人还曾亲往视察,要求驻北京联络处“面向华北、华东地区,准备好各大项目资料,让投资者通过该平台,了解、把握仁寿的招商情况和项目情况。”
除了招商引资,张海的另一项常规工作——内联和外联,即组织在京老乡联谊、带动老乡回老家投资;协助当地政府部门在京跑项目、拨款,“也很占用精力”。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财权集中在中央;项目审批权集中在国家部委,如此制度体系设计,使得一些地方政府还是作出了再设驻京办的选择,“一个项目,一笔扶贫专款,通常需要几个部门审批。如果不熟悉情况,不了解程序和规则,肯定拿不下来。与其派人出差但无法拿下项目,还不如在京安排专人,地方算的就是这笔账”。
对于备受诟病的“驻京办行贿、跑官、容易滋生腐败”等说法,张海表示,“有的驻京办可能有这些行为,但针对的应该是更高一级的。像我们这样的县驻京办,年财政拨款才2万,办公开支都不够,没有‘跑部钱进’的资本。跑来跑去,其实为的就是门头熟、脸熟,根本上不到行贿跑官层面。就拿今年的中秋节来说,连月饼都没钱送”。
裁而不撤:财政编制管制难以根治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被撤销驻京办事机“借壳”潜伏,对于这一局面,国管局去年下发裁撤令时,已有预判。去年2月4日,国管局副局长尚晓汀做客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曾论述,如何防范撤销的办事机构名亡实存、死而不僵,或换一种名称变相存在。
他提出,“将采取措施防止这个问题的发生,要加强经费和编制管理,地方财政部门不得为违规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核拨经费,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不得为违规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审批编制。
此外,完善体制机制,随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政务公开制度的全面建立等,地方“跑部”的空间必将逐步缩减。“对违反规定,包括改头换面,以各种形式隐性存在的办事机构,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对于这些举措,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从财政、编制着手治理,同样难以找到发力点,“因为养一个县级驻京办成本并不高,绝大多数县级驻京办年均投入只需几万元钱,且只占用三五人编制”。
“裁撤驻京办‘名亡实存’,这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去年驻京办集体离京时,就能预见到现在的局面”,昨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因为地方政府的诉求没变,行政审批制度复杂且不透明,驻京办有‘拿项目’、招商引资的功能,同时还有接访维稳的任务”。
他表示,地方政府违规私设驻京办,根源虽在于行政审批制度以及接访劝返机制,但未能令行禁止,“关键问题还是惩戒不到位,违规成本低。治理驻京办,财政管制、编制管制都不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因为地方政府总有办法‘变’出钱和人,在北京开个公司、开个宾馆,问题就都解决了。私设驻京办一旦被查实,县委书记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如果这一点能明确,相信现在回来的驻京办,还会退出北京”。
本报记者 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