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海已完成保障房约24万套 公租房争取年底入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7 17:14 来源: 东方早报

  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全市已完成保障性住房任务约24万套(户)(其中,经济适用房约5.7万套,动迁安置房约13.1万套,公共租赁住房约2.6万套,廉租住房约0.8万户,城市棚户区改造约1.8万户),全年任务完成率已超过90%。

  昨天,市人大召开主题为上海“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人大代表书面意见督办座谈会,来自与该主题密切相关的市房管局、市建交委和市发改委的负责人与此前提出过书面意见的市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畅所欲言。其间,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9月底,上海已完成保障住房约24万套(户),全年任务完成率超过90%;公共租赁住房争取年内开展申请,年底供应入住;沪经适房政策拟向青年结婚群体倾斜。

  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昨日向与会的代表们透露,截至9月底,上海全市已完成保障性住房任务约24万套(户)(其中,经济适用房约5.7万套,动迁安置房约13.1万套,公共租赁住房约2.6万套,廉租住房约0.8万户,城市棚户区改造约1.8万户),全年任务完成率已超过90%。

  经适房分两批

  全面推开申请供应

  保障性住房供应方面,经济适用房分两批次全面推开申请供应,上半年全市中心城区和部分郊区共13个区开展第一批次申请供应,下半年全市所有17个区(县)分期开展第二批申请供应工作。截至9月底,今年首批受理的居民家庭约2.8万户通过二级审核、公示,进入摇号选房阶段。第二批已有8600户居民家庭办理申请受理,进入审核阶段。

  公共租赁住房供应试点项目已启动房源装修、租金测算、合同制订、供应安排、经租和物业管理等相关工作,争取在今年年内开展申请,年底供应入住。

  “房价的核心是成本价构成,及其所占权重比率如何。”市人大代表、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科员裴蓁在《关于公开经济适用房成本价格的建议》的书面意见中指出。

  裴蓁认为,“经适房成本价格关系民生和公共财政,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提供公共服务的保障性住房成本价格,理应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为此,裴蓁建议,主管部门可以先选择试点,科学界定保障性住房价格构成,“四类保障性住房中,除老旧廉租房以外,均应如实按规定锁定其房价。由点带面,逐步推进,普及全面科学定价。”

  裴蓁进一步据此呼吁公开经济适用房成本价格,“选择适当时机,公开经济适用房的成本价势在必行。”

  对此,市住房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在昨天的书面意见督办中都作出了明确答复,“代表的书面意见已采纳并正在解决”,将“尽早形成相关方案,适时公布”。

  市住房保障局方面表示,上海大规模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与不断深化、完善阶段,“其成本价格的科学核算与界定,确实需要一个过程;对公布的方式、途径和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房管局则表示,下一步将“选择试点”、系统测算评估后“科学界定其价格组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形成成本价格组成的指标体系,“将抓紧研究,尽早形成相关方案,适时公布”。

  青年结婚人群

  或成保障房重要对象

  针对沪上因无房而“不婚”或“裸婚”的青年男女,市人大代表、陆家嘴金贸区管委会事务协调处副处长李伟文连续提交书面意见,呼吁政府出台政策,把青年结婚人群纳入住房保障政策对象的“重中之重”。

  早在2008年,李伟文就在书面意见中提出,要将改善首次婚姻人群的居住作为住房政策的首要对象;2010年、2011年,李伟文再次提交书面意见,建议“青年结婚人群应为住房保障政策对象的重中之重”,以破解新人买房之困。

  李伟文在几份书面意见中多次建议,各区应针对符合条件的青年结婚人群保留一批租赁性的经适房,满足结婚过渡需求;制定相应政策给予青年结婚困难人群商品房的优惠购房补贴,税费上给予适当减免,“解决好子女婚房得益的是三户家庭的住房问题,而且青年人群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政策性房源的良性流动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李伟文表示。

  对李伟文的书面意见,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昨天给出的办理结果是“正在解决”,“已进一步研究在公租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具体实施中向青年结婚群体倾斜的做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