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解决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必须制定全球性战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16:11 来源: 中国金融杂志

  ■ 杨军 黄季焜 仇焕广 尚 强

  随着贸易全球化和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日益显著。那么,国际价格变化对不同农产品国内价格影响幅度有多大?长期和短期价格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区别?导致不同农产品国内外价格传导机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如何在开放的贸易体系下有效地调控国内物价?如此等等,这些问题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和棉花等五类大宗农产品的国内外价格变动关系及影响幅度。其中,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选取的是从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价格数据,棉花选取的是从2002年6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价格数据。农产品国内数据主要来自wind数据库,大米、小麦、玉米的大豆国际价格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的月度价格数据,国际棉花价格采用COTLOOK A价格指数。根据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笔者分别研究了国内外五类农产品价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调整机制和相互因果关系。

  不同农作物间的长期价格变化关系

  研究表明,在过去十年,国内外小麦价格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国内外大米、玉米、大豆和棉花价格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国际价格变化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幅度在不同产品间存在较大差异,国际玉米、大豆和棉花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幅度要显著高于大米。国际大米价格和国内大米价格的长期协整系数为0.54,即国际大米价格上涨1%,影响国内大米价格上涨0.54%。然而,国际玉米、大豆和棉花价格和国内价格的长期协整系数分别为0.90、0.84和0.93,这意味着如果国际玉米、大豆和棉花价格分别上涨1%,会导致国内对应产品价格分别上涨0.90%、0.84%和0.93%。

  国际大豆和棉花价格对国内市场价格的显著影响与我国在该类产品上的开放程度紧密相关,目前我国大豆和棉花的实际进口关税为3%和5%左右,在没有贸易壁垒的环境下,国际价格波动在长期内几乎全部传导至国内。国际玉米价格也容易传导到国内市场,这是因为玉米是饲料粮,虽然玉米受到国有贸易干预的影响,但玉米同畜产品价格紧密相关,而畜产品(相对粮食)是比较开放的农产品,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大米国内市场价格同国际市场价格关系不大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玉米进口主要受国有贸易的影响,二是我国进出口大米数量有限,而且进口的主要是泰国高质量籼米,所以受国际价格的影响较小。

  不同农作物的短期价格传导机制

  国际价格变化在短期内对国内不同农产品价格影响差异显著。国际大米价格对国内大米价格短期内的影响并不显著。当国际大米价格上涨1%,会导致国内大米价格在短期内(1个月内)仅上涨0.04%,而且其误差修正项(ECM)系数仅为-0.01,反映了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调整力度较小。这说明国内大米价格在短期内几乎不受国际大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国际玉米价格变化在短期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影响显著低于其长期影响。国际玉米上涨1%,短期内会导致国内玉米上涨0.15%,远低于长期影响幅度(0.9%)。另外,玉米价格回归模型的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05,这说明国内玉米价格在短期内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很小。

  然而,国际大豆和棉花价格变化在短期内对国内产品价格影响非常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当国际大豆价格上涨1%,短期内就会导致国内大豆价格上涨0.22%。同时,大豆的误差修正项系数为-0.2,即上一期的非均衡误差以20%的比率对本期的国内大豆价格作出反向修正,修正力度较大。这意味着,一旦短期波动偏离了长期均衡关系的轨道,国内价格波动能够在短期快速纠正这种偏离。当国际棉花价格上涨1%,就会在短期内导致国内棉花价格上涨高达0.61%,与其长期影响关系系数(0.93%)结合来看,国际棉花价格的波动对国内棉花价格变化的影响非常显著。另外,根据回归模型中的误差修正项系数(-0.16),说明国际棉花价格与国内棉花价格之间的短期偏离将以较快速度向长期均衡调整。

  农产品的短期调整速度与该产品的进口数量和开放度有密切关系。对进口数量大、基本对外开放的农产品,国际价格波动会通过进出口变化,迅速对国内价格产生显著影响,这在大豆和棉花上表现得极为突出,它不仅直接显著影响当期价格,而且通过短期的快速调整,迅速使国内外价格回到长期均衡关系。因为在研究期间我国玉米和大米的进口量较小且受国有贸易(或政策)的影响,因此国际价格变化在短期内对国内价格影响很小,远低于长期影响。

  不同农作物国内外价格变化因果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在95%的概率水平下,我国的大米和小麦在国内外价格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这表明在研究时期内,国内大米和小麦价格几乎不受国际价格影响;同时,国内价格对国际价格的影响也不很显著。

  国内外大豆价格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国际大豆价格是国内大豆价格变化的原因,而国内大豆价格不是国际大豆价格变化的原因。这意味着我国大豆价格主要取决于国际价格,是国际价格的接受者。国内外棉花价格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这表明国际价格变化将导致国内价格变化,同时国内棉花价格变化也会影响国际价格。虽然我国棉花是净进口国,在2004~2009年,年均进口棉花237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34.6%。由于进口量较大,而且占国内产量较高,国际棉花价格的变化对国内棉花价格有显著影响;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国内棉花价格并非完全取决于国际价格,国内棉花价格变化也将对国际价格产生显著影响。

  在研究时期内,国内外玉米价格也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生产国,2000~2007年,我国是玉米的净出口国,年均出口玉米794万吨;2008~2009年,我国玉米出口快速下降为年均20万吨;2010年,我国成为玉米净进口国,玉米进口157万吨。由于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同时在研究时期的多数年份是世界上重要的玉米贸易国,因此,国际玉米价格对国内玉米价格有显著影响,而国内价格变化也显著影响了国际价格。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对不同农产品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第一,国际大米和小麦价格对国内价格影响不显著。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国内外小麦价格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虽然国内外大米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是国内外大米价格之间的长期协整系数较低,而且在短期内对国内影响很小。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也同时证明大米和小麦国内外价格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第二,虽然国内外玉米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且长期协整系数较高,但是国际玉米价格变化在短期内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小。第三,我国大豆国内价格基本上取决于国际价格,而且价格传导速度很快。第四,国内外棉花价格存在相互影响关系,而且相互影响大,传导速度快。

  不同农作物国内外价格传导差异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开放程度、进出口贸易量,以及其占全球产出的比重。在开放的贸易环境下,国内外产品价格间将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且协整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开放程度。国际产品价格对国内产品短期影响速度将取决于产品的贸易量。如果贸易量大,占国内消费的份额高,国际价格变化就会通过贸易变化对国内价格产生显著影响和冲击,例如我国的棉花和大豆。同时,如果国内产量较低,而且产量远低于进口量,那么该产品价格就完全取决于国际价格,例如我国的大豆。如果国内产量较高,同时进口量也较大,就会出现国内外价格相互影响的情形,例如我国的棉花。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笔者提出如下两点政策建议。第一,对于开放程度很高和贸易量很大的产品,通过调整国内供需来控制产品价格的政策将很难奏效,解决此类产品的国内农产品波动就必须在全球框架下进行考虑。第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农产品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量将快速增长,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国际价格的关联度将更加紧密,这不仅表现在长期的波动方向上,而且短期波动幅度也趋于一致。因此,从长期来看,如果要解决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问题,就必须制定全球性的战略,以提高国际农产品的供给能力,降低国际农产品的价格波动。■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国内通货膨胀走势与应对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71141001)之子课题《以农产品价格为代表的结构性价格上涨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71141004)和中国科学院项目(KACX1-YW-0906)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