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企业借壳赴美上市遇阻 该何去何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7 09:50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借壳上市遇阻 中国企业何去何从?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反向收购是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一条捷径,但随着近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纸新规,这条捷径的闸门濒临关闭。

  11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表示,已批准美国3家主要证券交易市场提高借壳上市门槛的新规定。根据该项新规,借壳企业必需要在正规交易所交易满一年,提交至少一个经过审计的会计年度财务报表,在上市之前的60个交易日内至少有30个交易日股价不得低于4美元等。

  “这些规定不能说把赴美借壳上市这条路全堵上了,至少也堵上了一大半。”西南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给《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算了一笔账,股价不得低于4美元,在正规交易所交易满一年,加上至少20%的溢价收购,这样算下来,借壳上市前至少要花上几千万为之铺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反向收购是指一家拟上市公司收购国外一家上市公司(壳公司)进行合并或者重组,然后把拟上市企业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借壳上市。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等美国的主要市场,与通过IPO上市相比,企业通过借壳上市不仅所需时间短,花费也相对便宜。

  正因为此,反向收购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青睐。据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上市的200多家中国公司中,近3/4是通过借壳上市。

  反向收购可以让拟上市公司规避首次IPO所需接受的监管审查,这也导致一些不具备资质的企业趁机浑水摸鱼。今年以来,美国资本市场多宗上市公司财务丑闻接连爆发,其中多家是采用借壳上市方式。

  “美国出台此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加强对反向收购的管理。近期一些上市公司暴露的财务不透明等问题,反映借壳上市过程中存在漏洞。”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赴美上市借壳门槛的提高,是否会促使部分中国企业返回本土上市,出现回流潮呢?

  张兰对此并不认同,上市门槛虽然是个硬性标准,但企业选择上市地点是资金、企业未来发展等多方战略性权衡的结果,上市门槛并不是唯一指标。比如,一家企业的订单更多在欧洲,它更看重通过欧洲上市来提高知名度,打开市场。

  “作用会有一些,但应该不会太明显。因为很多赴美借壳上市的中国企业,本身资质并不符合中国A股上市标准。”王剑辉分析道。

  中国资本市场相对起步较晚,对上市门槛的设置较高。比如,中国实行审核制,一般所需时间较长,而美国采取的是注册制,只要交易所通过就能上市。中国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都设定了一套详尽的盈利和增长硬指标,而美国只要业务高速增长,即使是亏损公司,也可以上市。

  有分析师建议,中国证监会可适度考虑改革中国国内IPO审核机制及完善创业板上市退出机制等,那时,可能中国公司赴美上市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

  从长期来看,大量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不利于本土资本市场的发展,但从中短期来看,王剑辉指出,目前政策操作的空间也比较有限。因为国内资本市场容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融资企业的增长速度,中国企业只有境外上市,寻找资金。

  而且从中国资本市场的角度而言,张兰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目前还没有那么高的承受能力。赴美上市企业大多风险比较大,而中国投资者多是散户,承受风险能力较弱。因业绩不稳定所带来的股价大幅波动,是监管层不愿意看到的。

  眼下,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很多都是互联网概念公司,这些公司前期都要烧钱,初期盈利能力和业绩皆不稳定,可能要几年后才能盈利,相应股价波动幅度比较大。

  一年的“成熟期”和一段时期的股价稳定等规定,显然增加了计划赴美上市中国公司的成本和难度,短期内或致中国企业海外借壳上市方式遇阻。

  但王剑辉表示,只要有好的盈利模式以及盈利前景,海外投资者还是很欢迎中国企业的。关键是要符合当地规则,按当地的套路出牌。而且,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的企业常常会成为做空机构的猎物,练好内功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