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光伏业提前入冬汉能逆势布局广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3 08:40 来源: 南方日报

  中国光伏业正进入“严冬”期。欧洲市场的不景气已经让中国光伏业如履薄冰,而此时美国又在酝酿针对中国光伏业的“双反”调查,让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光伏产业雪上加霜。

  面对行业低谷,汉能控股集团却逆势出击,其总投资210亿元人民币的广东汉能(河源)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厂,于11月19日正式投产。就在投产的11天前,南方日报记者现场见证了该厂第一块太阳能电池的问世。

  汉能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刘民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面对行业寒冬,汉能借助其较强的产业整合能力和技术研发优势将脱颖而出。加之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太阳能巨大的发展潜力让汉能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汉能项目逆势投产

  11月8日,广东汉能生产车间内,人头攒动,掌声阵阵。由该公司自主研发出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调试成功!广东第一片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在河源试产成功,这填补了广东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项空白。

  广东汉能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于2009年落户河源高新技术开发区。

  与汉能项目开展得热火朝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光伏市场陷入了低谷,欧洲市场大幅萎缩,美国部分太阳能企业出现破产。中国诸多光伏企业处于亏损境地,光伏组件产品库存超过10GW,不少企业处于停产或者半停产状态。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A股上市公司南玻集团(南玻A),就因为多晶硅行业不景气,而暂停了其在河源市投资11亿元的超白光伏太阳能电子基板及其深加工项目。

  对此,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表示,尽管现在全球光伏产业短期面临一些困难,但从中长期来看,全球光伏市场的潜力巨大。“汉能将在未来10年内形成10G产能,总投资一千亿以上。”

  对于行业低潮,汉能公司并不避讳。刘民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市场价格可能会令很多企业难以承受,但这也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升级,降低成本。

  李河君表示,五年前,太阳能发电每度成本需要三至四元(因成本太高而被认为难以推广应用)。当时有预测认为,太阳能发电成本每度降到1元以下至少需要30年,每度发电成本要降到五毛以下,则需要50年。但实际上,只用了三年半,太阳能发电成本就已经降到了每度1元左右。

  押注薄膜电池

  对于汉能选择的太阳能光伏第二代技术——硅基太阳能薄膜电池,外界存有争议。

  目前光伏市场的主流是晶硅太阳能,但在李河君看来,薄膜太阳能更是产业发展方向。李河君告诉记者,薄膜太阳能电池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弱光发电性强,以及真正的环保。

  此前市场普遍不看好薄膜太阳能,主要原因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热(电)转化率低(6%-8%),只有多晶硅光伏转化率的一半左右,加上薄膜太阳能电站建设占用的土地较多,也增加了其营运成本。因此,对于汉能下千亿重注在薄膜太阳能领域,此前市场一直布满疑议。

  对于这一担忧,李河君表示,做太阳能电池组件,光电转化率很重要,但成本也很重要。汉能太阳能硅基薄膜生产基地的量产转化率可达到10%,这是目前硅基薄膜量产转化率全球最高的。目前汉能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发电成本大概是0.7元/瓦。“量产太阳能电池的转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成本大约下降8%,我们有信心未来三五年内做成0.5元以内。”

  刘民指出,汉能的优势在于,“一是我们所从事的水电风电带给我们整合全产业链、形成规模优势的实力和能力,相比其他光伏企业,我们的抗市场波动、抗行业风险的能力完全不同;二是光伏技术和装备领先。”

  不过,汉能的新能源宏图最终还是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持。

  在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政策对薄膜太阳能的支持力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根据《规划》,未来5年内我国屋顶太阳能装机规模目标为300万千瓦,到2020年规模可达2500万千瓦,在目前30万千瓦基础上增长80多倍。这对更适用于屋顶电站的薄膜太阳能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

  此外,据媒体引用权威人士的消息称,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附加目前已形成方案,电价附加有望上调至8厘/千瓦时,在目前4厘/千瓦时的标准上增加一倍。电价附加的上调,将大大增强对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的补贴,从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黄应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