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杂交的“国产CPU”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23:01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核心技术领域自主研发尚需“打假”

  本报记者 佟文立报道

  “一个非洲纳米比亚土财主,在中国上海注册了一家独资公司,买了英国ARM公司的A9软核,找台湾积体电路公司流了片,就算是‘国产CPU’?”这是记者被境外IC业内人士问及的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这似乎成了一则冷笑话,但这则“冷笑话”却折射出了中国加入WTO后的尴尬。如何解决对外国投资者的国民待遇原则和与货物相关的知识产权贸易规则,以及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导向这三方面的冲突一直在纠结当中。

  也许是国人的CPU情结过于严重,也许是对前些年“汉芯”能通过验收的造假事件心有余悸,任何关于国产CPU的消息都容易被以非专业的语言到处传播。只是购买了MIPS架构授权而核心实为国产的龙芯竟也受牵连成为科研造假的另一典型。

  位于硅谷MIPS公司旁边一家IC设计顾问公司的CEO泰得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在硅谷经常能听到关于中国龙芯CPU的各种消息,并且知名度很大。MIPS已经是一家处于没落阶段的公司,他们公司的停车场上的车越来越少。MIPS架构没有前途,就如同IBM的Power PC一样。若论技术,当年IBM的Power PC CPU和OS2操作系统要超过Wintel,但失败在没有下游公司做应用开发,这和今天Nokia在‘生态系统’方面的失败一样,Apple和Google的成功在于其建立起了一个生态系统,而不是什么操作系统技术做得多好,二者的内核都是开源,一个BSD,一个是Linux。Nokia在硬件领域的衰落,已经牵连到了TI这样的传统IC巨头,未来,ARM才是方向。”

  对于X86架构和SOC设计,泰得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在时间序列上,芯片的制造工艺是领先于设计的,Intel练的是硬功夫,靠工艺领先来不断提高性能,投资一条生产线需要几十亿美元,时间至少得两年,但经过多年的积累,Intel有这种实力。中国如要发展自己的CPU产业,却需要在软实力上下工夫,在设计上优化和突破,这不是在短期内靠仿制就能学会的。我们知道国内很多公司都是买的ARM授权甚至软IP来设计SOC,但性能差别非常之大,下游客户测试功耗高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开机长短时间。国内65纳米的号称频率1G的产品很多,但稳定性只在600到800M之间。中国目前在Linux领域的实力还比较薄弱,但中国主导制定的移动通信标准会为中国的CPU产业创造机会。”

  记者获悉,龙芯下一代28纳米产品3C的工艺合作伙伴是台积电,早在3年前两岸开始讨论产业合作之时,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即提出两岸半导体产业合作新思维,即“大陆设计、台湾制造”,在半导体业缔造双赢的模式。但是龙芯处理器芯片只是用自动化的电路设计工具设计的,并没有经过工程师手工的优化调整,MIPS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曾声称,“一直搞不懂,中国看起来从来不缺乏电路设计人员。”

  此外,下游软件的生态问题将会比龙芯面临的芯片设计优化和工艺问题更麻烦。虽然最近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的研制成功,但还在讨论状态的“自主数据库的研发和产业化”为龙芯服务器产业链进入高端市场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