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23:53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CUBN记者 孙先锋 北京报道
“狼”到底还是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可怕。
十年前的那个暖冬,揣着“狼来了”的忐忑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入世之旅,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个正式成员。同样的暖冬在十年后不期而遇,但曾经的“狼言可危”已荡然无存,却在中国改革开放史留下了一个“黄金十年”……
十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的近40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超过10%;
十年间,国际贸易总量从2001年的12.65万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30.39万亿美元,10年增长了140%;
十年间,中国货物贸易额由2001年的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第一大出口国,其中出口增长493%,走出国门的“中国制造”更是成为中国最响亮的国家名片;
十年间,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堪称世界经济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从入世之初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跃升至第二大经济体。
“入世不仅使中国享受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的红利,更使得开放、规则和竞争等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了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原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谈到入世后“狼来了”的说法,这位与经贸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略带玩笑的口吻描述道:“假如外资企业是狼的话,门开了,所有的狼都进来了。那么,相对来说,如今中国本土崛起的、雄心勃勃的竞争对手更像是狼。”
以汽车业为例,通用、丰田和本田等国际汽车巨头的到来和快速扩张并未将中国本土企业逼入绝境,反倒是令中国本土企业在竞争中学习、成长,一批如长城、吉利等大型本土汽车制造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
“如今,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我们看到的是更加充分的竞争,汽车已进入到了更多的普通家庭。”魏建国说。
与老百姓得到确确实实的实惠相比,中国改革进程却驶入一个新的里程。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张茉楠对《中国联合商报》认为,入世后,中国通过修订国内法律法规把入世承诺变为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不仅拓展了外资准入的范围和程度,也增加了投资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更加关键的是,加入WTO后,中国引进了国际规则,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特别是从‘复关’谈判开始,中国对市场经济的理解逐渐深化,很多国际通行规则成了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政策,这对未来数十年中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张茉楠说。
有目共睹的是,十年来,中国不断向国际规则靠拢。“为使中国的法律环境与WTO规则相一致,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法律清理工作,废止、修改和制订了数千条法律法规。”魏建国说,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中国政府都在逐渐由学习和接受国际市场规则转向主动运用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对于中国这一系列的改变,WTO总干事拉米如是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尽管我不能打出100分,但我愿意给予A+的评价。”
不过,对于中国而言,加入WTO并非改革开放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对于未来中国必须保持清醒,进一步对外开放显然是必要的,但过去的发展也提醒中国必须调整对外开放战略的目标。”魏建国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近十年的辉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加入WTO后,“世界工厂”的崛起更为中国换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但同时也使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资源被严重损耗,核心技术缺失,长期徘徊在价值链底层。不断追加的资源投入和胼手胝足的埋头苦干换来的却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不断累加的贸易顺差和贸易伙伴的频频指责。
入世十年,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增长逾12倍,由2001年的2122亿美元增至2010年末的28473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虽然显著提高了中国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但也加大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对经济波动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必须改变过去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开放战略,把目标转向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张茉楠说,不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只能永远在“世界工厂”给别人打工。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西方国家债务危机的阴影仍在蔓延,全球市场争夺加剧,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国,未来无疑将面临更复杂的环境、更严峻的挑战。
魏建国认为,一方面中国政府和企业应继续掌握和运用国际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要深刻反省自身问题。“中国企业应摒弃过去拼价格、拼成本的‘肉搏战’,更多关注非价格竞争,着力提升自身素质和影响力。”
尽管未来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没有动摇。正如胡锦涛主席在演讲所言,“中国将加强自身投资环境建设,继续优化公共服务和管理,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公平、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