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德班会议或让全球碳交易更活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23:52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周洪博 北京报道

  尽管德班会议难有实质性突破,但还是给阴霾重重的碳交易市场带来了一丝曙光。42岛国联盟代表、来自格林纳达的大使Dessima Williams表示,“这次会议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各国同意承担法定减排的意愿本身就是一项大的突破。

  的确如此。碳交易机制的保留,不仅避免了德班会议难达成共识的尴尬,也让各国更加重视自己的节能减排工作,开始寻找碳交易市场的机会。

  保留碳交易机制成最大突破

  全球气候谈判一直艰难前行。自首届联合国缔约方大会1995年在德国柏林召开至今,已经持续了17届。1997年《京都议定书》正式通过,奠定了近年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和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基础。从2007年的巴厘岛会议开始,历次大会都将“后京都”问题纳入考虑,但是关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与会代表只是达成了一项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至于最近召开的德班会议,最终达成了三项协议。第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获得通过,《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到期,第二承诺期将于2013年1月启动,延续到2017年底结束。同时大会还要求《京都议定书》缔约国于明年5月1日前提交各自的量化减排承诺。

  第二,绿色气候基金得以启动,大会确定基金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下金融机制的操作实体,还要求尽快建立董事会,完成相关的法律和运行原则。这一基金规定,从2013年到2020年,发达国家每年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

  第三,大会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制,以期在2015年前由所有成员国制定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首次表示他们将共同努力,希望最终达成一项约束发展中国家碳物燃料排放的协议。

  尽管如此,但有业内人士对协议的前两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前两项协议中还有许多实质性的具体内容有待明确,比如说,附件一缔约方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减排量到底为多少,到2017年是否会再次强烈要求发展中国家强制减排;绿色气候基金的资金来源及监督机制等。

  但对第三项协议的达成则表明了乐观态度。“从本次会议的议程中可以看出,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碳交易所无疑是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一位刚刚参加完德班气候谈判的朋友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

  或促各国寻找碳交易机会

  碳交易机制的保留给了各国寻求碳交易市场的机会。目前,欧盟内部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碳市场,欧盟内部的碳信用成为碳交易项目,这是《京都议定书》下三种项目机制中的一种,但从2013年后,欧盟只允许来自最不发达国家或者是与欧盟有双边协议的国家的CDM项目进入EUETS(欧洲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而非洲被认为是开展碳交易最有潜力的地区。欧盟相关人士对媒体公开表示,非洲有超过30个国家属于最不发达国家,但非洲的风资源非常丰富,风电场数目很少,这里蕴藏的机会很多。欧盟愿意致力于参与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CDM项目。

  有一些业内人士对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则比较乐观。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认为,三年前在中国“碳交易”还是个敏感词不适宜在公开场合提及,而今天,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国际认可的市场机制正在被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更多国家所接受,从市场研究层面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

  熊焰认为,减少碳排放的途径有多种,市场机制的运用将为提高减排效率、降低成本、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找到了一条较完美的道路。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及一些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相继承诺其减排目标,碳交易机制将日益完善。

  据了解,从《京都议定书》建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碳交易的机制开始,中国一直在探索自己的碳交易之路。从单个的CDM项目交易到中国本土的自愿减排交易,从国家出台相关规划到特定行业特定地区碳交易机制的研究。

  今年以来,中国开展碳交易的步伐明显加快。不久前国务院刚刚审议通过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明确将利用市场机制,开展碳交易试点,探索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今年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北京、广东、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和深圳七省市被确定为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并提出2013年中国将全面启动以上区域的总量限制碳排放交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