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贺铿:调控房价要少用行政手段(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11:28 来源: 红网-潇湘晨报
图为贺铿。资料图 图为贺铿。资料图

  贺铿,男,1942年5月出生,湖南岳阳临湘人。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曾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3月,被任命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9年12月,在参加央视《面对面》节目时批评政府炒地,自曝靠工资自己也买不起房子,被称为中国第一个敢站出来揭露房价高涨幕后推手的副部级官员。

  1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下跌拐点加深,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9个,首次超过一半。

  对于未来房价的调控目标,温家宝总理表示要“使房价回到合理的价格”。合理的价格应该是多少?对此,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认为,完全可以通过房价收入比来判断合理的房价。

  房价到底会跌多少?经济能承受多大的跌幅?目前的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否合理?如何从根本上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遏制房地产投机?10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是否现实,会产生哪些问题?针对目前房地产存在的种种热点问题,贺铿接受本报专访,逐一给予解答。

  本报记者陈小瑛 北京报道

  合理房价

  “房价收入比为1比6,即为合理房价”

  潇湘晨报:2年前您在央视《面对面》节目里说买不起房子,现在买得起吗?您有房子吧?

  贺铿:有没有房跟我买不买得起房子是两码事,要是以我的工资,我现在还是买不起。

  潇湘晨报:温家宝总理说要把房价降到合理的价位,您觉得合理的房价是怎么样的?

  贺铿:房价收入比为1比6算是合理房价。去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万,北京是2.9万,我大概算了下,北京房价要降到合理价位的话,要降30%-40%,北京三四万的房子是高了点,但不好说能下调多少,且每个片区不一样,不能说大家都想在北京买房,就应该降到很低的价位。像首都这样的地方,房价是该高一点,如果跟其他地方一样,那大家都往北京跑,怎么办?美国的整体房价不是很贵,但纽约的房子贵。地方之间要允许有差异,房价高低是调节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没有差价人口就会畸形集中,破坏国家经济均衡发展和人口均衡分布。

  潇湘晨报:房价过快上涨的根源在哪里?

  贺铿:一个是政府炒地,一个是社会资金炒房,从这两点上想办法,就能扼住房价过快上涨。至于说供需矛盾,长期都存在,所以政府应该引导合理消费。城镇化过程任何国家都存在,所以房地产永远都是朝阳产业,不是虚拟经济,是要根据社会发展水平来发展的。土地流拍有什么可怕的?中国土地不多,你房价高了,我当然不买,回到合理价位我再买,需求总是有的。

  潇湘晨报:您觉得现在最好的调控方法是什么?

  贺铿:多用经济手段,少用行政手段,其他国家都有现成经验在那,为何不借鉴?房地产不调控不行,虽然限购我不赞成,但是你要积极研究正确的政策,现在财政部也放风了,要扩大房产税的征收范围,这是好事。

  合理降幅

  “房价不要降太急,每年跌10%可以承受”

  潇湘晨报:现在房子才开始降价,有小房企“死”了,有些地方政府就开始着急了,怎么办?

  贺铿:房价回调是喜讯,现在有两点很关键,一是要耐得住,真正做到温总理说的“丝毫不动摇”。让一个高危的病人恢复健康,不宜轻易改药方,也不能心急用猛药。要房地产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不可能不出现房地产企业破产,也不可能不出现资金链断裂,要有预案。二是对“回归合理价格”要心中有数,千万不能半途而废。

  潇湘晨报:房价的两难是,涨了百姓不满,跌了业主闹事,所以有的开发商不敢随便降价,您怎么看?

  贺铿:业主闹事,你就不应该理他,谁也没强迫谁买房子,开发商明码实价在那,欺诈你干吗,市场经济下怎么能承诺不降价?我昨天花20块买了1斤猪肉,今天跌了2块,你也去砸商店吗?股票亏那么多,你怪谁去?你买来住的话,那么怕跌干吗,反正涨了也不会卖。

  潇湘晨报:都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的经济,上下牵扯到上百个行业,房价跌了,经济也会下滑,房价降多少是在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

  贺铿:我想未来三年内,房价每年跌个10%的幅度,经济还是可以承受的,有的人想得更乐观,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说房价跌50%也没事,但我相信一下跌这么多,谁都会受不了。我希望房价慢慢地降,不要降得太急了,如果一年降20%-30%,经济就要出问题,关联企业没市场,大批人要失业,你工资都没了,还谈什么房子的问题。美国就是一到两年的时间跌了20%,便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跌得太快房地产商一下子也承受不了,他们百分之六七十的钱都是银行的,跌多了地产商也还不起债了。

  潇湘晨报:但购房者都是买涨不买跌,越跌越不敢买,能防止急降吗?

  贺铿:有些学者完全是房地产商的呐喊者,我认为房价是一定要跌的,但是不要大起大落,不过想是这么想,能不能掌握好降价的节奏,我还很担心。这个跟心理因素有关系,羊群效应,房地产、消费者一下没信心,有可能降得急,矛盾就出现了,银行的资金还不了,房子卖不动,就更没有信心,失业的人数也会随之增加,要看政府如何把握调控节奏了。

  限购令

  “限购令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取消”

  潇湘晨报:很多人认为,当明年经济下滑明显时,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政府又会放松调控。您认为呢?

  贺铿:我不赞成支柱一说,房地产给经济带来了发展,但也带来了麻烦,支柱产业一定是起带头作用的,技术领先的,但是很多学者认为,能不能带动GDP就决定是不是支柱了。从1998年开始,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学界提出房地产“支柱产业”,并鼓励百姓投资(实际是投机);为了保8,为了财力,地方政府开始热衷于这个“支柱”,官商联手,逐渐使房地产业畸形发展,泡沫形成。2008年为了“救市”,又将这个错误倾向推向了顶峰。现在的调控根本上还是行政手段,如果能按温总理的话说,丝毫不动摇,中央和地方能保持一致,房价肯定能降下来。如果你中央唱你的调,我地方拉我的弦,那问题就大了。

  潇湘晨报:这一轮调控跟2008年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贺铿:2008年住房问题还没现在这么突出,房价也没现在高,但现在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限购、限贷。风险已经积累到今天这个样子了,要想一下子回到原来买得起房子的价位,很难,只能慢慢地跌。不过不管怎么调控,要相信房地产是朝阳产业,2亿多流动人口都希望有房子,只是现在买不起。什么时候都有人需要住房,就像大米一样,我们天天要吃饭,不可能跌到不种大米的地步了。

  潇湘晨报:佛山此前曾试图取消限购令,结果被迫朝令夕改。您怎么看限购令?

  贺铿:限购令本来就要取消,随时都可以,越早越好,因为它不是合理引导住房消费的办法,行政手段不能说没效果,短期是有效果的,但长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限购之下,外来人口也无辜地被限制住了。市场经济不是这么干的,无非是计划经济思想在作怪。你可以用其他办法抑制投机,比如征房产税。

  保障房

  “1000万套不算多,但要看财力能否跟上”

  潇湘晨报:现在保障房的问题很多,开工1000万套,很多人担心到最后很难顺利完成任务。

  贺铿:保障房的概念太乱了,我们一直没理清楚。现在说的保障房包括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但1000万套需要多少钱?地方能拿出多少钱?都要算账的,1000万套怎么一拍脑袋就出来了?我也质问过有关部门,他们也说不清楚,只说是下面报上来的。

  潇湘晨报:您认为该怎么分配?

  贺铿:在我看来,要多盖廉租房,让收入确实很低又需要住房的人,能找到安居之所。公租房要非盈利机构去做,政府提供优惠条件,比如土地供给、税收优惠,租金可以高些,不能让其赔本。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我一直都不主张,里面名堂太多了,腐败太多了,北京的经适房跟商品房价格差一半,很多人当然想有一套,那他就作假,贿赂官员。

  潇湘晨报:现在保障房社会资金参与度不高,公租房回报周期太长,开发商也不想干,有想代建的又怕政府没钱给,您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贺铿:政府没把握就不要建那么多,建了没钱给,没有信誉是很可怕的。开发商不想干,是因为这几年赚钱太轻松了,所以觉得一二十年才收回成本不可想象。国外开发商可不会这么想,他们修条路都要几十年,我们太浮躁了,巴不得睡一觉起来就成为富翁,这可能吗?

  潇湘晨报:您觉得建设多少套保障房比较合适?

  贺铿:要满足住房需求,别说1000万套,1亿套也不算多,关键是财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果没钱,1000万套可能就多了。但财政许可的话,盖多少套也不嫌多。

  潇湘晨报:现在保障房任务已经下分了,会引发什么问题?

  贺铿:我希望不要出大的问题。现在的问题,一是三分之一只挖了坑,能不能保质保量完成,不好说;二是单位集资盖房的问题又回潮了,他们购地得到优惠,房价也比市场低,这是不合理的,多数百姓是有意见的;三是廉租房地域分布不合理,盖的房到时候可能没人租。国外的廉租房一般都建在低收入群体工作集中的地方,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