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委员建议取消农民工称呼 可用新型工人等替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2 12:57 来源: 深圳商报

  可用“新型产业工人”、“务工人员”等说法替代

  【深圳商报广州1月10日电】(特派记者 黄 顺)“、‘农民工’一词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现在从多个角度看已经不适合继续使用。”出席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江龙认为,应取消“农民工”这一称呼,逐渐用“新型产业工人”、“务工人员”等说法替代。

  江龙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工”队伍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一部分亦工亦农的季节工外,绝大多数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与土地之间已没有劳动和收入上的关系。尤其那些“80后”的务工人员,他们长期在城市取得工资收入,在很多行业已占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再人为划分‘农民工’和‘城市工’,显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江龙进一步阐述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到城市打工,从事的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完全脱离了农业的范畴。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已不是农民。只是当前我国的用工制度人为地设置了许多限制,使得他们无法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就业和分配机会。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使得所有的公民享有同等的待遇。”江龙表示,对于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和分配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当前的“农民工”称呼,则人为地把劳动者区分开来,这种做法不利于建立一个高效、稳定、健康的用工制度,更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江龙在他的政协提案中还写到,当下语境中所描述的“农民工”,许多人出身并非农民,而是来自于中小城市的低收入群体。由于部分中小城市的就业和发展机会明显落后于大中城市,致使部分来自中小城市的居民涌入大中城市。对于这部分来自中小城市的劳动者,他们所从事的劳动和来自农村的务工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在许多场合,他们一并被视为“农民工”。“然而,根据我国当下的户籍制度,他们并不是农民,用‘农民工’的概念不加区分地进行描述,是很不严谨的表现。”由于称呼的歧视性,导致这部分人员缺乏一致的城市价值认同,被割裂在城市的核心价值圈之外,必然会造成一系列新的社会管理问题。

  江龙表示,取消“农民工”这一称呼后,可根据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称呼,如“新型产业工人”、“务工人员”等。既有利于全面消除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的心理隔阂,也可以增强务工人员的城市认同感,进而促进务工人员民生保障制度的完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