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有人欢喜有人忧 企业年终奖发放如何规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2 13:54 来源: 工人日报

   不少企业发放方式和数额都没有规范的标准,有的企业不按业绩而是凭老板喜好和情绪发放,有的则通过缓发甚至不发来防止职工跳槽

  背 景

  近日,知名人力资源网站发布《2011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去年超过九成企业设年终奖,仍有15.5%的企业没有年终绩效考核。四成高管层年终奖占全年薪资比20%以上;85.9%一般员工年终奖金额在1万元以内。

  调查显示,岁末年初,企业年终奖发放乱象频出。不少企业发放方式和数额都没有规范的标准,有的企业不按业绩而是凭老板喜好和情绪发放,有的则通过缓发甚至不发来防止职工跳槽,这样不仅打击了员工积极性,且对企业长远发展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一年一度的年终奖,最让广大上班族牵肠挂肚,记者调查发现,在“贫富不均”的年终奖面前,有人欢喜有人失落。而在一些企业,这一本是用来激励人心,留住人才的奖金激励机制,却变成了单向控制人员的手段。如何更好地规范企业年终奖,保证年终奖足额发放,避免企业和员工陷入双输局面,已成当务之急。

  有人欢喜有人忧

  在中关村一家30多名员工的私营软件公司上班的高峰在春节放假前,显得情绪很低落,一周前,老板宣布,由于公司业绩不好,公司所有职工暂时不发2011年的年终奖,春节后会不会补发,补发多少都待定。

  “本来想拿着年终奖,缓解一下房贷的压力,没想到,到头来空期盼一场。”高峰无奈地说。虽然刚刚进入公司两年多,但由于工作努力,高峰一直是公司骨干,平时工作也比较卖力气,能力很强,现在还是公司中层干部。去年,高峰曾获得公司两万元左右的年终奖。

  但今年形势急转而下,由于公司在资金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从下半年开始,正常的工资发放常被拖欠,年终奖“缩水”也在高峰意料之中,但他没有想到,老板居然搞起一刀切,所有人都暂时取消了年终奖。

  像高峰这样的情况,在一些中小私营企业中比较普遍。受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这些企业面临订单少、资金匮乏局面,这直接影响到员工福利。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私营中小企业2011年经营状况不太理想,一些企业便通过减少职工年终奖来控制成本,有的则将年终奖发放时间推迟到春节之后,一方面暂缓自己压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防止员工跳槽。

  相比这些企业的“抠门”,多数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外企等年终奖的发放则显得更为规范。

  在北京一家大型门户网站工作的王磊,今年获得近3万元年终奖,比去年提高了20%以上。据王磊介绍,他们公司有比较完善的年终奖评定标准,根据个人每年表现由单位评级,五个不同级别可获得个人月工资5倍以内奖励。一些外企也基本有比较规范的年终奖评定标准,一般年底发双薪。

  一般情况下,国有企业年终奖更多与公司职位挂钩,撇开工资基数和个人绩效,根据员工职位等级,由管理层直接拍板确定金额。

  缺乏统一制度规范

  即使不发年终奖,高峰和他的同事也无计可施。因为在他们的公司合同里,并没有明确年终奖具体会发多少,只是有一些笼统规定,视员工的成绩来临时决定年终奖的数额。

  相关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企业该不该发年终奖,怎么发,发多少,不发又该如何处理?目前在国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法。

  调查发现,公司发不发年终奖,相当程度取决于公司经营状况和老板的个人决定。在一些企业,这一本是用来留住人才、激励士气的奖金激励机制,却变成防止员工跳槽、控制人员流动的手段。最近有媒体相继报道,一些企业为了防止员工拿钱后跳槽,实行年终奖分期付甚至缓发,这让很多辛苦一年的劳动者怨声载道。

  如何更好地规范企业年终奖,避免企业和员工陷入年终奖的双输局面,重建企业和员工双方的信任和诚意,已成为不少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采访中,高峰明确表态,他和不少同事对公司在年终奖上的做法很不满意,“许多人都开始寻找跳槽的机会,有些人甚至宁愿放弃年终奖,也不愿意再继续干下去。”

  “迟发或者扣发年终奖,是对员工的不信任。没有跳槽想法的员工看到这种情况也会寒心,有可能加速他们的流失。”郑州市职介中心就业办主任刘国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企业主动维护员工的各项权利,让员工感觉到企业的诚意,才能留住员工的心。

  健全法治是根本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劳动法》规定,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劳动报酬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部分组成。

  其中,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而生产奖主要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由此推知,年终奖其实是工资一部分,属于劳动报酬范围,公司应足额发给职工。

  不过,目前我国法律中并没有针对年终奖发放设立强制性规定。是否一定要发、何时发放以及发放数额等均不明确。现实中,年终奖作为奖金的一种形式,主要看企业的规定如何,如果企业的规定或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年终奖就是工资性收入固定的组成部分,则企业有发放义务;如果情况相反,则企业没有发放的法定义务。

  劳动保障部门相关人士表示,依照《劳动法》等规定,年终奖虽在劳动报酬范围内,但不属于基本工资,“对年终奖,企业拥有自主权,发放多少、什么时候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考虑”。

  公益律师沃兴伟认为,公司扣发年终奖是否侵权要考虑三种情况。首先,要依据劳动合同,看合同中是否规定有年终奖的金额、等级和发放时间;其次,参照公司规章制度关于年终奖规定;再次看企业是否将考核工资算在年终奖内。 记者 孙喜保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