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疯狂开店火速关门 四川特产店打响口岸争夺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10:38 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春熙路商圈有近20家四川特产店 春熙路商圈有近20家四川特产店

  ●不少店的扩张速度非常快,有的地方几百米的距离开了六七家之多

  ●这一行的毛利在20%-50%左右,其利润相对普通超市来说要高得多

  ●今年可能进入一个整合阶段,两三年内特产店有可能会出现新的格局

  近两年,成都市区的四川特产专营店,像是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不经意间已在大街小巷遍地开花。今年春节刚过,总府路上又开了一家面积超过一百平方米的四川特产专营店。

  看着四川特产店越开越多,手上有20多万闲置资金的自由职业者张山(化名),最近也有了点想法。“这么多特产店都开得红红火火的,肯定是有大赚头。”

  不过,特产店的生存状况到底如何?都靠什么经营模式赚钱?又有哪些风险?带着这些疑问,张山上周前往四川特产店最为集中的春熙路商圈摸底了。

  总府路、连升巷、红星路、城守街、福兴街、暑袜中街……不到半个小时逛完了春熙路商圈,竟然有近20家大大小小的土特产专营店。规模大的店规模超过200平方米,配有4-5名导购,小的则10平方米左右。店里的土特产都以腌腊制品、川味调料、糕点、野生菌类等为主,规模大的店里还兼营川茶川酒或者特色工艺品。

  从连升巷一家土特产店拿了宣传册,张山发现该店是连锁店经营,除了春熙路商圈,武侯祠、骡马市、衣冠庙等地共有数十家分店。多番询问,张山发现,春熙路商圈的土特产店分属几个不同的连锁品牌,还有的店铺虽然招牌不同,但也是同一个老板所有。

  张山随后又前往武侯祠、文殊坊等地,发现仍然是这些连锁品牌为主,小型不知名的土特产专营店虽然也有,但经过几天考察下来,生意都很冷清。“难道不是连锁店就经营不下去?”张山连忙问了连锁店,发现对方都不接受加盟,这不免让张山有些沮丧。

  记者观察

  特产店风险大不专业做不走

  要么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到处选址开店,要么有强大的客户群体,那像张山这样打算小本经营的人入行是否面临着极大风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提醒,四川特产不像日用食品,消费

  者细分且狭窄,“不专业的人做不走”。

  “很多的厂家、供货商,不太愿意跟小店合作,而且不会主动来问产品销售情况,更别说卖不脱了回收,最后只能自己亏本。”该业内人士说。

  哪里是好口岸

  试了才知道

  利润:

  毛利率高达50%主要赚游客钱

  走进春熙路一家四川特产店,华西都市报记者随机选择了“张飞麻辣牛肉”88克和“棒棒娃手撕牛肉”82克两种产品,该店价格分别是29.8元和34.9元。随后记者又前往人人乐超市新华店进行对比,两种产品的价格分别是23.8元和21.9元(特价促销价)。同样的牛肉干产品,分别相差6元和13元,利润比超市高了不少。

  记者从调味品供货商冯荣处了解到,普通的四川火锅底料,特产店进价4元左右,卖价八九元。而“三匠苦荞茶”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质量好一些的苦荞茶在特产店里售价100多元,进价差不多60元。

  “这一行的毛利在20%-50%左右,甚至更高,每家店的定价都不一样,特别是普通超市没有的土特产,其利润相对来说要高得多。”一名知情人士称,特产店主要面向外地游客,他们对价格也不会太敏感。如今不少人就是看到了这样的商机,才迅速进入了这个行业。

  华西都市报记者在春熙路附近的特产店随机统计了一小时内的客流量,一小时内有近十五宗消费,消费的顾客

  全都是外地人,平均消费额达150元左右,“特产店招牌显眼,到处都有,而且只逛一家店就能买齐想要的东西,比较方便,再说我不知道哪里还能买到更加便宜的特产。”上海游客张静说,由于来成都游玩的时间比较紧张,一般游客都不可能花时间再货比三家。

  风险:

  租金高经营难不盈利就关门

  虽然利润可观,但关门大吉的特产店也不少。在红星路二段上,一家面积超百平米的四川特产经营店,开了不到3个月,就关门谢客,如今只留下“四川特产”几个醒目的大字,提示着过路人它曾经存在过。

  说起该店关门的原因,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一边摇头,一边连说:“租金太贵了,实在太贵了,贵得你无法想象!”

  她给华西都市报记者简单地算了一笔账,100多平米的店铺,租金6万元/月,加上员工工资、水电等各种费用,一个月支出最少8万,然而,该店一个月里最多能销售五六万元的产品。

  3个月下来,经营丝毫不见起色,她只能忍痛将其关掉。“不盈利的只能关门。别看春熙路人流量大,但是租金贵得离谱,好多土特产店都是亏起的。”她说。

  记者采访中注意到,总府路上一家打着“经营转向,低价处理”招牌的四川特产店,虽然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有很大折扣,但光顾者依然寥寥。还有一家位于春熙路商圈中心的店铺,如今已经卷帘门紧闭,一打听才知道关门停业才几天。

  模式:

  “闪开闪关”先占地再摸客流量

  对很多行业来说,口岸好坏与否,都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然而土特产专营店这一行的特殊在于,店铺位置的好与坏、客流量大小能较快显现。哪里外地游客驻足几率高,哪里的生意就会好一些。

  川扬特产商城总经理蓝星观察行业发现,如今不少连锁店的扩张速度非常快,简直到了“疯狂开店”的地步,有的地方几百米的距离开了六七家之多。

  “这样的经营模式,就是先把铺面占了,到底能否盈利,先经营几个月摸清客流量,经营得好继续,不行就关门。”蓝星说,这样“闪开闪关”的发展模式,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但也算是一种摸索方式。

  这种模式到底好不好?蓝星称“不便评价”,但他认为,这也是行业里迅猛发展后洗牌的开始。“今年有可能会进入一个整合阶段,2-3年内,特产店的数量、品牌,有可能会出现新的格局。”

  蓝星透露,目前,除了面向外地游客,行业里还有一些特产店主要以团购为主,目标客户不仅仅是外地散客、旅游团,与外地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更是重头。一般来说,春节前两个月是本地企业购买四川特产送礼的高峰,有的单位一次性就会购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货物。有些专营店的口岸不一定好,但依然能靠这些客户实现盈利,避免“闪开闪关”承担的风险。

  本组稿件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陈黎实习记者潘锋摄影刘陈平

  让张山心动的,是特产店带来的丰厚利润。然而,在四川特产店一个接一个开门的同时,一些开业不到半年的四川特产店却关门停业,迅速消失了。

  这样的“闪开闪关”的表象之下,到底有着何种赚钱商机,又有何种风险?本期华西财侦局,将视线对准这些打着“四川特产”招牌的专营店,解读其中的“赚钱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