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去空心化”需发挥土地财富效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18:07 来源: 中国财经报金秋
眼下,“民工荒”问题正在发酵,而藏匿在“民工荒”背后的“农民荒” 现象也在蔓延。
所谓“农民荒”,就是从事种植粮食等农业活动的合格劳动者(农民)大幅减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率逐年加大,劳动力减少带来的农村“空心化”现象已经凸显。
当前,农村“空心化”使得“谁来种地”、“谁来养猪”等现实问题愈发严峻。中国老龄科学中心的一项调查指出,我国农村60-64岁的老人中,有60%以上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农村中65-69岁的老人中,仍有近50%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大量青壮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依靠老弱妇孺支撑的种植业越来越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粮食需求,耕地撂荒的现象在全国屡见不鲜。与此同时,失去了直接监护人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引导,行为上缺少教育,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此外,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也使农业科技的推广难度明显加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然而,农村合格劳动力的缺乏比农业科研人才、农技推广人才的缺乏更为棘手,农民知识、技能的不足正在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隐忧。
毋庸置疑,“空心化”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短板”。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事实上,造成打工越来越成为农民增加收入和主要谋生手段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土地的财富效应。“种地不如打工”是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动力。
由此可见,提高农民种地的实际收益是让精壮劳动力重返农村的根本途径。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转变农村“人海战术”和“靠天吃饭”的局面,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村“空心化”现象是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应该看到,近年来中央财政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农业“四补贴”等政策,增加补贴规模、扩大补贴品种,有效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的种地收益。
当前,在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财政补贴力度,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完善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为农民及时提供市场供需信息,连接“小生产”和“大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此外,公共财政还需继续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扩大养老覆盖面,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引导社会正确面对农村“空心化”带来的挑战。
只有发挥了土地的财富效应,让农民从种地中尝到“甜头”,才能真正引导农民“还巢”,实现农村“去空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