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怎样填补“空心”的村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18:07 来源: 中国财经报

  编者按

  “说村不是村,有院没有人”是“空心村”的真实写照。这种外实内空的“空心村”,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且不少地区的农村正在加速走向“空心化”。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超过了50%,农业人口减少已成为必然趋势。农村“空心化”现象已成为经济结构转型中“阵痛”。本期热点专题将探讨如何引导农民“还巢”,迎接农村“空心化”带来的挑战。

  怎样填补“空心”的村落?

  ■ 本报记者 王迎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心村”现象日益凸显,如今的偏远农村几乎60%以上的村成了“空心村”。

   四川省仪陇县五福镇笋店村全村1290人,常年离乡外出人员达到660人,有30%的家庭举家外出。该村第8村民小组,原有19户村民63人,现在仅余3户人家7口人留守农村。

  浙江省常山县新昌乡新峰村全村337人,18-60岁的劳力212人,留在村里的不到30人;青田县阜山乡西溪村有580多户人家,实际居住者只有40多人,200多人出国,300多人外出打工或移居到县城、丽水和阜山乡中心村等地。

  “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成了很多中国农村的真实写照。日渐荒废的“空心村”,不仅对延续千年的“老有所养、幼有所依”传统家庭伦理构成巨大冲击,而且衍生出了土地荒芜、村舍闲置等多种社会问题,中国广袤的农村土地上,谁来解决这“十室九空”之殇?

  “6199部队”的孤独身影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无疑是这个“巨塔”的底座,而整个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因农民的参与而获得了巨大的动力。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第一代农民工开始走出家门,远赴沿海打工。如果说最初农村的人们对离家“淘金”尚处于观望的状态,那么到了80年代中期,这种观望迅即演变成了一股潮流,裹挟着以千万计的农民向城市涌入。不知从何时起,曾经其乐融融的农村开始变得冷冷清清,在入城打工浪潮之后,农村以孤独的剪影停驻在了时代的角落。

  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县寒水村的陈素琼对此深有感触。为了供自己和弟弟上学,陈素琼的妈妈早早地加入了外出打工的行列,在自己去上海念大学之后,爸爸和弟弟也相继开始在浙江打工。“小学三年级时我妈妈第一次外出打工,但那时出去的人还很少,到我念初一的时候,我们村里的人开始大批量出去打工,我妈妈也从那时开始,常年在浙江打工,现在一家人也只有春节的时候才会聚一次。”陈素琼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村里年轻人除去通过念大学留在城市的,其余的95%都在外面打工,留守在村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哪个年轻人没有出去打工都会被大家认为是脑子不灵光,会遭到大家的鄙视,外出打工似乎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必然选择。”

  陈素琼告诉记者,从自己14岁那年妈妈开始长期在外打工,自己最难过的日子就是妈妈要离开的前两天。已经26岁的她仍清晰地记得那种恐惧和害怕失去妈妈的感觉。“每到那两天我就会非常害怕,因为我知道又要一年的时间见不到妈妈,那两天就会寸步不离,干什么都和妈妈在一起。”陈素琼说,“虽然我现在回到家里,看到那些小孩在家里和爷爷奶奶玩得很好,很开心的样子,但是这种情感上的缺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而且爷爷奶奶往往溺爱孩子,受教育程度低,对孩子责任心、自信心以及个人能力的培养,我认为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黑龙江省海伦市双录乡双录小学校长伊立波告诉记者,双录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目前在校学生549人,其中留守儿童220人,约占学生总数的40%。“我们乡地理条件差,经济也比较落后,绝大多数家庭主要依靠父母外出务工挣钱来养家糊口,有很多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照管。”伊立波说。

  伊立波说,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没有家长的陪同及约束,养成了很多不良行为习惯,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就是主要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据了解,当前我国居住在农村的未成年留守儿童达5800多万之多。家长常年在外,爷爷奶奶无力照顾,多让还在懵懂年龄的孩子成熟异常。

  调查显示,现在很多农村20岁-45岁的年轻人成了“稀罕物”。老人自顾不暇,谈何照顾好幼小的孙辈?在不少农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都很难实现。“空巢老人”的内心深处普遍都有一种孤独感,他们缺乏关怀与照料,要独自地承担疾病与各种危险的代价,很多还要承担照顾孩子和一些农业劳动。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公报显示,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其中外出务工农民数量为15335万人。2009年全国老龄办的一个统计显示,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人数量达4742万人,占农村老人总人口的43.19%,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据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已达5800多万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儿童和老人为主体的留守群体,他们被戏称为“6199部队”,“61”代指儿童,“99”代指老人。而在这形象的称呼背后,似乎总缠绕着一些挥之不去的悲情。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出于改变生活现状的诉求而走出家门,涌入城市,为拉动地方经济、促进农村生活改善发挥了较强的积极作用,而城市也获取了农民工的劳动力所带来的财富累积与服务贡献。但是,这些累积与贡献的代价却是农民工的家庭分离。在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农村却仍然停留在财富贫乏、精神孤独的状况上。中国乡土社会中最为核心的家庭生活、伦理持续、秩序保留,都在渐渐被日益疏落的人口现状所吞噬。

  转型造就“空心”之痛?

  孩子和老人是生命的两头,脆弱无助,他们本该依靠的亲人却在城市最底层打拼,和家人远隔万水千山唱着“牛郎织女”。留守的孩子、孤独的老人被留在空空的农村里,盼着自己远在他乡的亲人;外出的打工者,为别人盖起一栋栋房却很难守护自己团圆的家。

  在国土资源部作出的调查中,我国的土地撂荒近3000余万亩,农村由以前的“袅袅墟里烟”变成了“黍地无人耕”。土地荒芜、村舍闲置等问题也大量存在。不难发现,“空心村”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人进城赚钱本是好事,缘何引起如此多的问题?什么原因造成了农村“空心化”?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孙兴全认为,空心村现象是中国发展中必然经历的过程。区域和人口城市化不可逆转,世界上很多城市化国家农民人口比重比中国小得多,“空心化”更甚。所以“空心化”本身并不可怕,也回避不了这一过程。我们要认识到所谓的“空心化”实质是现有利益结构下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农村的发展机会少,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村生活生活单调和社会参与条件较差,决定了人们走出农村渴望融入城市的选择。

  孙兴全说,人口向城市流动,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是我国近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动动力,我们要从中看到其他积极效应,如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素质的提高,人的精神面貌的的改变,市民社会将以更快的速度到来,人口聚住所产生的规模效益及减轻生态脆弱的一些农村地区的人口压力等,这些积极影响不可低估。“但不可否认,这一过程也有一定的‘阵痛’,一是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安全可能受到冲击,二是农民在这一过程中承担了多多的成本,包括劳动力廉价,候鸟般迁徒过程中的负担,留守在乡下的儿童、老人、妇女缺乏照顾,亲情人伦关系方面的代价等等。”

  完善政策 遏制“空心”

  农村“空心化”仍然在继续,只要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没有弱化,那么这种现象就不会停止,农村社会资本就会急剧流散。如何遏制农村空心化的势头,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同时,随着工商资本的进入和合作社的发展,一些地方农业生产的组织形态在发生变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但是,总的看来,农村“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空心化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结依然存在。

  “农村留不住人,没有资源,交通不便,工业不发达,在现行条件下,外出打工可以增加收入,所以走出去是最好的选择。”陈素琼告诉记者,关键是如何让外出打工的人安心,如何保障留守人员的生活。提升农村教育资源,对祖父母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提升祖父母教养孩子的观念。当然最现实的是,农村教师到位,以学校教育为主,是最切实际的。

  “还有就是国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保障。”陈素琼说,“只有当留守老人的赡养,空心化地区的孩子上学、妇女权益维护问题都解决了,才能真正解决空心村的问题。”

  相关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小城镇日渐萧条,农民只能舍近求远谋生,造成了农村“空心化”的现状。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应该把更多的资源向小城镇倾斜,使它们成为千千万万“转型农民”及其家庭安居乐业的家园,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如此,才有可能从根本上破解“留守之困”。

  孙兴全认为,要解决空心村产生的问题,城市化加速过程中,不能忽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要加大农村和农业方面的投入,通过利益诱导即平衡产业间的比较利益留住农村建设必要的劳动力。要改变城市只要“人手”,排斥“人口”的观念和政策,不仅要让作为劳动力的新移民融入城市,还要创造条件让新移民家属也能定居。此外,切实关切留守儿童老人的生活和安全。“城市化是全社会的事情,其成本要有社会分担机制。其中,财政在以上诸方面,都须舍得下本钱。”孙兴全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