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GDP目标8年来首次调至8%以下 财政倾向民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11:10 来源: 新闻晨报

  温家宝昨作政府工作报告:GDP增速今年定为7.5%,CPI涨幅控制在4%,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总结2011

  ●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水平仍处高位

  ●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

  ●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

  ●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凸显,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

  ●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

  ●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群众反映强烈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廉政建设亟需加强。

  温家宝强调,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决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展望2012

  ●GDP: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

  ●CPI:

  涨幅控制在4%左右

  ●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进出口:

  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

  综合新华社报道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肩负亿万人民重托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盛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会议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主持。

  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9时,吴邦国宣布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共分三部分:一、2011年工作回顾;二、2012年工作总体部署;三、2012年主要任务。

  温家宝指出,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报告进行了110分钟,会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

  ■GDP:

  目标降为7.5%

  报告摘录: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

  ●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

  ●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

  ●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和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报告解读:“十二五”目标为年均增7%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

  回顾以往,2004年我国曾将GDP预期增长目标定为7%,自2005年开始,这一预期目标连续七年被确定为8%。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而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这一预期增长目标被定为7.5%。而“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速为11.2%。

  ■CPI:

  重点严控食品过快上涨

  报告摘录: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左右

  ●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大中城市要有合理的菜地保有量,稳定和提高本地应季蔬菜自给水平

  ●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

  ●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

  ●纠正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违规收费行为

  ●认真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

  ●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政策

  报告解读:当前正处成本上升期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关系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物价反弹,并把今年全国物价调控目标设定为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4%左右。

  与去年的目标相比,今年的目标保持不变,但比去年实际涨幅低了1.4个百分点。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去年下半年以来,经过全方位调控,CPI逐渐从高位回稳,同比涨幅从7月份6.5%的高点逐月回落到12月的4.1%,物价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不过,尽管物价上涨压力有所减弱,但面临的形势仍然不容盲目乐观。去年CPI全年同比增长5.4%,较以往年份仍有明显提高。今年1月CPI略有反弹,同比上升4.5%,其涨幅超出市场预期,尽管主要是受元旦、春节需求增加的影响,但也说明当前通胀预期还不稳定,对通胀风险仍不可掉以轻心。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成本上升阶段,尤其是存在劳动力等要素供给趋紧的结构性因素,资源性产品价格也有待理顺,再加上全球流动性宽松格局仍将继续,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存在进一步上涨压力,这都为稳定物价总水平增添了不确定因素。

  全国人大代表艾洪德表示,实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的调控目标,还应加快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包括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机制,积极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能源供给体系改革,稳定农业生产和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力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

  ■宏观政策:

  财政继续积极,货币保稳健

  报告摘录:

  ●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

  ●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

  ●继续控制楼堂馆所建设规模和标准,压缩大型运动会场馆建设投入

  ●实施结构性减税,继续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

  ●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坚决禁止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违规担保、承诺

  ●今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总量适度、审慎灵活

  ●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控

  报告解读:8000亿赤字远低于警戒线

  在当前一些发达国家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8000亿元的财政赤字,会否让中国陷入“债务危机”?

  2009年是中国本轮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的首年,当年中国财政赤字规模增至9500亿元。2010年,财政赤字更是突破万亿,达到10500亿元,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赤字纪录。“按照今年预算的赤字规模,赤字率只有1.5%左右,远低于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谈退出并不合时宜,如果没有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扩张性政策没有必要加码,但如果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有向下影响,就有必要相机进行调整。”贾康说。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

  报告摘录:

  ●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研究推进铁路、电力等行业改革。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坚决纠正粗暴执法、渎职失职和执法腐败等行为,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腐败分子

  报告解读:掌声表达对加快改革的热烈期待

  夏绩恩代表认为,在加快推进政府改革这一仅有300多字的章节里,温总理的报告就被代表们的掌声打断了两次,这是大家对温总理报告的热切回应,更是对加快改革步伐的热烈期待。

  ■保民生:

  教育支出占GDP将达4%

  报告摘录:

  ●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加快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

  报告解读:承诺9年来有望首次实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近年来,这一比例不断上升,2010年达到3.66%。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王荣华代表表示,教育经费占GDP的4%,医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这些数字鼓舞人心!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问题给出了“硬指标”“硬杠杠”,是向老百姓作出的庄严承诺。

  ■楼市调控:

  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报告摘录:

  ●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报告解读:去年目标:遏制过快上涨

  “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政府工作报告用短短40个字展示了政府加强房地产调控的决心。

  同样是“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是“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而今年报告则提出“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代表委员普遍认为,这一表述,彰显了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的决心。

  房价过高、上涨过快,是近年来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过去一年,我国严格执行购买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政策,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房地产市场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说,2012年,我国保障房将新开工建设700万套,虽然数量比去年的1000万套有所减少,但实际在建工程量巨大,建设资金的实际投入也将超过去年。

  秦虹说,房屋建设有2-3年左右的建设周期,根据粗略估算,今年实际在建工程量有1800万套左右,这包括2009年新开工的部分项目到明年就要竣工,2011年新开工的1000万套绝大多数到今年还要在建。

  新华社时评:不降价不好卖说明调控精准

  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确给一些地方和一些人带来影响:投资被限购了、贷款投机的大门关上了、不降价不好卖了、地方土地财政也不那么好依赖了。但这些“影响”的出现,恰恰是调控政策的目标所向,是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说明政策调控精准。

  GDP增速目标为何调至8%以下?

  代表委员:经济增速不是发展最终目的,改善民生要同步,应对得当实际增速肯定超7.5%

  据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7.5%,温家宝总理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成为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往年8%左右的预期目标,为何在今年降至7.5%?

  增速目标8年来首降

  “从2005年起,每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都设定在8%左右,今年是8年来第一次调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点出了其中的重大变化。

  刘树成梳理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年初预期目标。从2001年到2004年,除了2002年没有明确提具体值外,都设定为7%左右。

  从近年来中国经济实际增速看,均大大高于年初预定目标,2010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速为10.4%,2011年为9.2%。

  体现稳中求进

  “把经济增速目标略微调低,适应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

  中国经济增速正逐步回落。2011年一季度,增速为9.7%,四季度为8.9%,今年以来回落势头仍在延续。

  许多代表、委员认为,中国经济的外需环境可能会面临长期、深刻的调整。

  各大机构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计,近来也都有所下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8.2%,比上次预测下调了0.8个百分点。此前部分省区市也调低了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

  代表、委员们认为,在比较严峻的局面中,这个目标的实现也需要经过一番努力,特别是沿海地区。

  凸显更加重视质量效益

  “适当调低增速目标更多的是导向,引导地方政府不要过度追求速度,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留有空间。”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说。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增速过快,或过于追求速度,往往“萝卜快了不洗泥”,造成高耗能行业迅猛扩张,经济结构恶化,物价快速上涨。

  经济增速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中国的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但这并不是全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人们对经济增速的看法更加客观、全面。“经济发展说到底是为了人的发展,经济增长应该最终惠及民生,改善民生一定要与经济增长同步。”来自山东省淄博市基层社区的刘荣喜代表强调,应当把更多精力放在改善民生上,重点解决养老、医疗、农民工等问题。

  来自太阳能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黄鸣认为,两位数高增长带来很多问题,比如高能耗与高排放,要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增长,适当放缓速度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中国经济的前景,要有信心。中国经济的内需潜力巨大,结构调整的指向明确,宏观调控的经验丰富。只要应对得当,全年实际经济增速应当会高于7.5%的预期目标。”叶青代表说。

  今年民生支出中央财政预计投13848亿

  比上年增长19.8%,教育投入最多,安居工程涨幅最大

  据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中央财政预算报告中,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直接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支出备受世人瞩目。

  翻阅财政预算报告,2012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安排合计13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

  教育:3781.32亿元

  [预算报告]2012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3781.32亿元,增长16.4%。

  安居:2117.55亿元

  [预算报告]2012年,中央住房保障支出安排2117.55亿元,增长23.1%。

  文化:493.84亿元

  [预算报告]2012年,中央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493.84亿元,增长18.7%。

  今年税改共六项将推城建税改革

  据新华社报道 根据5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财政预算报告,2012年,我国税制改革内容达六项,涉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城市建设维护税、环境保护税:

  ——完善增值税制度、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健全消费税制度,促进节能减排和引导合理消费。

  ——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研究制定房产保有、交易环节税收改革方案,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

  ——推进城市建设维护税改革。

  ——深化环境保护税费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将推进城市建设维护税改革。城市建设维护税,是指国家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缴纳的这“三税”的税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