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做好PM2.5监测工作 确保环境健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18:29 来源: 解放网-解放日报

  本报特派记者 王海燕 张骏

  PM2.5,这种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在从社会热词变为官方标准后,又首度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温总理在今天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空气质量“保鲜”,还需哪些努力?今天,这一话题经由本报与“上海发布”微博(http://weibo.com)平台合作的《两会关注》栏目发布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截至晚上发稿,评论、转帖达400余条。

  治理避免“各自为战”

  “对PM2.5的关注,反映出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是更高层次、更新内涵的民生追求。”全国政协委员黄海认为。PM2.5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反映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高效行动。

  按照时间表,各地PM2.5数据的监测工作已箭在弦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说,上海的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将布局30个PM2.5监测点位,今年6月形成全系统监测公布的能力。不过,代表委员直言,PM2.5的监测仅仅是第一步,比监测更重要的是PM2.5的排放控制和综合治理。

  不少代表委员指出,目前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仍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如果不实行区域联防联治,再怎么监测空气质量也白搭。”

  “大气污染通常是跨区域的,PM2.5的常态半径有300—500公里,沙尘暴更是一吹就到千里之外。”张全说,现行的大气污染法律、法规按照行政区划管理,没有关于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定,加之相关地方政府在区域功能定位、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等方面的不一致,造成区域之间的污染纠纷不断。他认为,治理流动的污染,应该打破行政区域的分割,建立有效的区域空气联防联控机制,避免“各自为战”。

  “倒逼”经济结构调整

  据调查,上海的PM2.5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电厂及工业锅炉和炉窑的燃烧排放等。其中,机动车尾气被普遍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

  “要治理PM2.5,就须对症下药。”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戎光道说,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产生的PM2.5,上海已开始酝酿“两条路”:一是对新车执行高标准,对不达标的老旧机动车逐步淘汰;二是提高油品质量,实施“沪V”排放标准。“汽柴油的标准每提高一个档次,PPM值下降的幅度都很大,这对降低PM2.5值有很大的帮助。”戎光道表示,石油化工企业会克服困难,投入资金改善炼油设备,力争降低低硫汽油的生产成本,逐步扩大油品供应。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汪纪戎建议,“十二五”期间应在普遍提高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在PM2.5的重污染区实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以此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应在全国建立环境准入制度。”致公党中央的提案也指出,针对高污染行业的特征污染物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推动规模小、技术落后、条件差的企业转型与转产,大型企业加大清洁生产投入。

  “绿色生活”也不可少

  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一旦公布,必然会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代表委员表示,公布PM2.5数据将有利于更好地指引公众健康出行,他们可以针对不同的空气质量状态,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尽可能减少身体受到的危害。

  “居民的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对于降低PM2.5浓度同样必不可少。”全国政协委员舒安娜表示,环保问题不单单是政府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责任。环境保护也与老百姓有关,普通市民可以采用合理使用机动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避免过度装修等方式为PM2.5的减排做贡献。

  “好环境不光是大家有权享受,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全国政协委员陈凯认为,在环境保护方面推进和健全公益诉讼,是社会开展环保监督的新尝试。这就需要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畴,目前民诉法修正案草案把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限定为 “有关机关和社会团体”,他建议把个人和民间组织也有序纳入诉讼主体范畴,并设立环境公益基金。

  上海发布@网友议政

  弗zf:难道楼造得越高,车子越多,GDP越高,就能证明自己是世界大都市了?等到资源被掏光的那一天,我们还有什么竞争力?我们如何对得起子孙后代?不能无休止地向地球母亲索取了,该是我们补救的时候了。

  弯弯练功夫:控制工地数量。商务楼、商场、轨交的空调温度能否改进技术让其智能些?上海私车忒多了,应出台政策鼓励大家使用公共交通,推广拼车。呼吁非空调公交重出江湖,公交车应率先使用清洁能源。从娃娃抓起,小学的自然课应该改成环保与自然,增加环保意识的培养。

  风急浪高sh:这是头等大事,涉及老百姓的健康问题,必须有效控制,关、停、并、转,严厉消除污染源,列入全国各级政府部门考核指标,不达标要问责!

  翠亭:一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二是环境监管到位,往往老百姓闻到看到各种污染,一监测都没问题。三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发展推动绿色产业。

  (本报北京3月5日专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