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振兴实体经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21:23 来源: 中国财经报本报记者 李忠峰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根基。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如何提振实体经济?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振兴实体经济不能走老路,要实现转型升级
压力大,负担重,发展难。代表委员们认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振、产能过剩压力加大、负担过重等困难,要使实体经济摆脱困境,必须采取措施解压减负。
传统制造业对生产成本增加和产能过剩的感受最为强烈。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代表说,近年来铁矿石、焦煤、废钢等所有钢铁生产涉及的原燃料均大幅上涨,人工成本也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前一阶段累积的产能过剩压力,也在国内外不利经济形势面前迅速凸显,成本走高、价格走低,钢厂利润已经降至冰点。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出现困难局面,既有外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内在压力的体现。”王义芳说,随着粗放型增长方式的逐渐退出,资源、环境、人工等成本势必不断攀升,企业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民进中央的一份提案认为,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原动力,是国家实力的支柱。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核心、高端、基础”的关键技术、关键元器件和关键部件方面仍然薄弱,制造业“大而不强”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
这份提案建议,尽快发展为中小制造企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鼓励行业协会发挥更大作用、控制制造业成本过快上涨、形成“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王义芳认为,振兴实体经济,不能走老路,政府和企业应当共同努力,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价值链,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改升级,推进调结构、转方式,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同时,企业自身也应不断革新技术、优化管理,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提升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说,发展实体经济,不是扩大它的量,而是要实现转型升级,要改造优化,包括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等。
改革金融体制,缓解民企融资难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增强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融资难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头号难题。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河南省洛阳市主委金正新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须规范投资担保市场。
“中央提出解决融资难,不少地方成立投资担保公司一哄二起。有些地级市成立了一两千个投资担保公司,出现了高息揽储的情况。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为了正常经营,只好转向担保公司,背负比银行利率高出数倍的利息,增加了财务成本,加重了企业负担,加剧了倒闭风险。”金正新说,建议将担保公司剥离出来,纳入金融监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朝阳代表认为,当前金融体制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错位,导致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与民间资本过剩并存。应尽快改革金融体制,使民间金融从“地下”转向“地上”,理性发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我国已经推出“民间投资36条”,提出支持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能源、金融、社会事业等领域。曹朝阳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在不影响国计民生基础稳定的前提下,打破“玻璃门”,让民间资本的出路更多,让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更广阔。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说,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城商行、农商行安全性最好、支持力度最大。目前,监管部门对城商行、农商行上市的要求较高,可能会导致它们为迎合上市标准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建议适当调整对城商行、农商行的监管模式,将追溯历史由三年高为两年,适度下调上市规模的要求。
深化改革,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支持
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注定是无源之水。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认为,必须努力减少投机暴利,挤压“炒”经济的空间,要让资金向实体经济投放、空间为实体经济预留、人才向实体经济集聚、要素向实体经济倾斜,共同营造“勤劳做实业能富,创新做实业大富”的市场环境。
当然,实体经济发展,也离不开虚拟经济的支持。曹朝阳说,强调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要弱化虚拟经济。我们应当清醒看到,中国的金融资本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我国企业家对国际资本运作规则还不熟练,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远没有充分发挥。
李毅中说,深化改革,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除了财政支出要支持公益性的基础建设,还要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支持企业的转型升级。在金融危机中,2009、2010年中央财政每年拿200亿技改资金,两年拿了400个亿,带动了10700亿的技术改造,拉动倍数是28位;价格改革,特别是资源型价格改革,电、油、气、水,进行价格改革,让资源反映他的稀缺程度,还有资源税的改革,占用资源生产出来的产品要交资源税,而且要从价计征,这就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针对我国在民间投资领域政策层面、操作层面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建议,制定《民间投资促进法》,为民间投资“把方向”“定准则”,对民间投资的进入领域、进入方式、政府职能部门的权责、相关市场主体和监管主体的法律责任、违规惩处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
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分析认为,如今民间资本进入某些领域面临“铁门”、“弹簧门”、“玻璃门”:“铁门”,垄断企业把持,门槛太高进不去;“玻璃门”,看得见进不去,没实力也不敢进;“弹簧门”,进去以后逼你退出来。李立新提出,当前要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必须用强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除国家明令禁止的,所有领域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支持民间资本加快进入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重点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副市长王仁洲表示,当前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面临“四种障碍”。建议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高端培训、高端保健医疗、高端养老等领域。全面清理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的审批事项,对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补偿机制。